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9月4日報道:北宋活字印刷術發明家畢昇(970-1051)使紙質書籍取代昂貴的絲綢卷軸,成為普通大眾的知識源泉,不再為富貴人家的獨享。但畢昇也許想不到,中國印刷出版走向世界足足等了1000多年。
參與圖書全球貿易僅僅是中國走向世界的一部分。盡管圖書及版權也是國際市場的商品,但與其他“中國制造”有著本質區別。文化產品特殊的附加值讓圖書變成檢測中國國際傳播能力的試金石。書籍作為文化產品的雙重屬性揭示了中國出版商在國際化過程中面對主要困難。中國出版商迫切需要研究他們的目標市場和目標讀者群體,按照市場的需求出書發行。
兼并或許是建立國際營銷網絡最快的途徑,但同時也是風險最大的一種選擇。建立自主品牌的外銷體系時最安全的投資方式,但需要很久才能見到回報。尋找海外版權代理商和著名出版集團對正處于國際化初級階段的中國出版界無異于最好的選擇。
中國出版集團總公司在過去兩年內通過合資合作的形式已經在西方建立多家分支機構,在海外出版了超過200種中國圖書。中國出版總公司總裁聶震寧在十七屆北京國際書展之際表示:“版權出口和本地化戰略是中國圖書貿易的指導原則。中國出版集團每年參加20場世界級書展,或者以主賓國的身份出現,這給國內出版商提供了了解國際出版業,結交商業合作伙伴的好機會。”中國出版業以前附屬于政府部門,最近開始大規模企業化轉制。因此,在當今數字化環境中,中國出版走出去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外向擴張與內在改革創新交織進行的過程。
語言和文化障礙是另外一個阻礙中國圖書走出去的瓶頸。中國政府在過去三年里資助了46個國家的246家出版機構的1350項合作項目,以26種語言出版200多種圖書。在政府資助的背后是國內跨文化交際人才的匱乏,現在需要能夠實現有效文化溝通的翻譯人才,決不能只以字面意思翻譯文學作品。現代中國作家的作品之所以很少被介紹給國外,一個重大障礙便在于此,以至于,中國出版商只能不斷地打“古人”牌,依靠一些已經被國際讀者認可的經典譯文,反復推銷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典籍,深入介紹現代中國的書少之又少。
中國強勁的經濟增長應該使中國出版商在講述現代中國故事的過程中充滿自信。劍橋大學出版社首席執行官潘仕勛(Stephen R.R. Bourne)在最近一次由中國出版集團舉辦的關于出版國際化的論壇上表示:“25年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語言是英語和俄語,后來是西班牙語,現在輪到了漢語,而且,漢語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扮演重要國際語言的角色。”他認為,講述現代中國最好的故事應該是那些充滿人情味的故事,愛情就是一個很好的題材。
廣泛分布在海外的華裔作家和翻譯家是中國出版國際化的重要資源。許多人都深諳中西文化要津,具有深厚的語言功底和豐富的人生經歷。此外,最重要的一點是,中國出版界應該清醒地意識到,他們不能一味遷就西方受眾需求和接受習慣,真正定義現代中國的不僅僅是中國與西方的相似之處,更包括那些讓中國成為中國的獨特元素。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sdianying02.cn/bizchina/2010-09/04/content_11257023.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李洋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