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9月2日報道:中亞各國地處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戰略資源十分豐富,是中國與歐洲政治經濟往來的重要橋梁。近年來,在上海合作組織(以下簡稱上合組織)的多邊框架下,中國與中亞各國以貿易投資便利化和大項目合作為主的區域經濟合作邁出實質性步伐,區域內貿易規模逐年擴大,能源、交通、電信、礦產等領域合作逐步加深,合作水平不斷提高。
在國際金融危機等全球性、地區性挑戰日益增多的新背景下,進一步發揮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推動力,對增強區域凝聚力,推動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促進中國與中亞各國經貿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上合組織成立于2001年,由“上海五國”元首會晤機制發展而來。2003年9月25日,上合組織六國總理在北京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多邊經貿合作綱要》,確定了該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基本目標和任務、合作的優先方向和領域。以此為標志,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步入實質性實施階段。2009年10月14日,上合組織成員國總理在北京發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會議聯合公報》,進一步重申了上合組織將大力開展經貿、能源資源、農業、交通、通信、質檢、文化、衛生、環保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提高成員國經濟競爭力和共同防范風險的能力。
成立八年來,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法律框架、組織機制和發展目標已經確立,合作機制不斷完善,合作規模和合作領域不斷擴大,區域內貿易和投資環境逐漸完善,在文化、能源、環保等各領域的合作中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目前,上合組織已經成為中國與中亞地區最重要的多邊合作機制之一。
———區域貿易持續快速發展,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
經過八年發展,上合組織成員國間經貿關系持續快速發展,貿易量占各自外貿總量的比重逐年提高。2008年,中國與上合組織各成員國間貿易額達到868億美元,相比2001年的121億美元,年均增長超過30%,提前實現了2006年溫家寶總理提出的到2010年貿易額超過800億美元的設想。
其次,成員國間的貿易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經濟互補性增強。中國機電產品出口成為對中亞、俄羅斯出口快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所占比重超過30%。在中國進口商品中,資源性商品及原材料超過中國進口總額的70%。隨著各國經濟穩步發展和內需擴大,中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間經貿合作蘊藏的巨大發展潛力將得到進一步發揮。
———投資規模迅速擴大,投資領域逐步拓寬。
隨著經貿合作的逐步深入,投資逐漸成為上合組織成員國合作的重要方向。近年來,各成員國積極調整與投資相關的政策法規,投資的社會環境、經濟環境和監管環境明顯改善,相互投資規模迅速擴大,投資領域逐漸拓寬。截至2007年底,中國對中亞、俄羅斯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21億美元。中國企業通過跨國公司在哈薩克斯坦石油資產的收購、投資開采哈石油區塊和建設中哈石油管線等項目,投資金額超過60億美元。上合組織成員國已經成為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重點區域。相應地,上合組織成員國對華投資也不斷擴大。截至2007年底,累計對華投資合同金額超過20億美元。
在投資規模迅速擴大的同時,投資領域也進一步拓展。數據顯示,上合組織成員國間的投資領域已由2003年以前的貿易、林業、農業及加工工業,逐漸擴大到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機械制造業、農業及農產品加工、服務業等領域。
———大型合作項目不斷出現。
在2006年的上合組織上海峰會上,胡錦濤主席提出了重點推動能源、交通、電信等優先合作領域網絡性項目的倡議,獲得各方的積極響應和支持。幾年來,各成員國充分利用上合組織這一重要平臺,積極推動大型項目的合作。在中方優惠信貸和上合組織銀聯體等資金支持下,中吉烏公路、塔烏公路、塔境內輸變電線等一批經濟合作項目已經成功啟動并在積極落實之中。
目前,連接中國西部和歐洲西部的交通走廊規劃正在積極探討中。中吉烏光纜、E40公路等項目使得連接本地區的能源、交通、電信等網絡初顯規模輪廓。這些大型合作項目的順利實施,增強了成員國間的經濟聯系和相互依存。
———能源合作進展順利,潛力巨大。
上合組織成員國中,俄羅斯和中亞四國都是能源非常豐富的國家,能源產業日益成為這些國家國民經濟的支柱。能源合作是上合組織成員國間增強互信、互利共贏的重要內容。2003年9月,上合組織成立經貿部長會議高官委員會和有關方面的專業工作組,為區域經濟合作各項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機制保障。此后,各成員國圍繞《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多邊經貿合作綱要》,在能源領域確立了19個項目,開展雙邊和多邊合作。能源資源的互補帶動了各國經濟發展和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能源消費結構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2009年12月14日,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正式開通,標志著中國與包括上合組織成員國在內的中亞地區的合作共贏取得重大進展。
———成員國攜手合作,共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
席卷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給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帶來壓力和挑戰。自2008年下半年起,隨著外資大量撤離,上合組織成員國的流動性資金出現短缺,項目投資銳減,失業增加。面對復雜形勢,上合組織主動協調各國立場,密切交流,攜手合作,共同應對挑戰,在促進地區安全穩定、繁榮區域經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8年10月30日,在上合組織阿斯塔納第七次總理會議上,各成員國研究了應對危機的具體措施方案,確定了從經濟合作重點、加強項目融資和改進工作方式等三個方面入手,鞏固和加強成員國間的合作,幫助成員國消除危機負面影響,攜手共渡難關。2009年6月,在葉卡捷琳堡峰會上,上合組織各方就共同應對危機達成了原則共識,胡錦濤主席還宣布中國將提供100億美元信貸支持,為上合組織成員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作出努力。
目前,上合組織各國經濟持續發展和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為中國與這些國家的國際經貿合作創造了良好的經濟基礎和制度環境,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具有廣闊前景。與此同時,由于各成員國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大、多邊合作缺乏、融資缺口較大等不利因素,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仍然面臨諸多挑戰。
面對上合組織框架下推進區域合作存在的不利因素,我們應遵循市場經濟原則、平等互利原則、區域經濟合作機制化原則,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地逐步推進雙邊和多邊經濟合作。同時,要積極發揮中國和俄羅斯的帶頭作用,通過制度創新與政策激勵機制,有步驟地推動上合區域經濟合作。重點解決加大資金投入、完善運行機制、構建多渠道資金支持體系等基礎性合作問題,支持和鼓勵各種形式的區域經濟合作,推動貿易和投資便利化,逐步實現商品、資本、服務和技術的自由流通。
———提高各成員國政府參與意識,擴大合作共識。
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發展是促進各國經濟共同進步的重要選擇。推進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向更緊密關系和更寬廣領域發展,將進一步促進本地區貿易和投資的發展,提高各國綜合經濟實力,促進該地區的穩定和團結。因此,要提高各成員國的政府參與意識,繼續秉承“上海精神”,構建發展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共同意愿,真誠合作,采取切實措施,積極推動合作進程。各成員國要加強磋商和交流,動員政府、企業和學術界人士廣泛參與,探討擴大區域合作的方向和路徑,盡快形成共同的目標和期待,推動區域經濟合作向縱深發展。
———完善實業家委員會運行機制,加深工商企業間密切合作。
上海合作組織實業家委員會和銀聯體作為企業交流和項目融資的重要平臺,為加強本組織經濟金融合作、規劃落實區域性共同項目發揮了重要作用。
受國務院委托,中國貿促會從2007年開始承擔上合組織中國實業家委員會工作。過去兩年間,中國實業家委員會同各成員國實業家委員會及工商界建立了良好的工作機制,通過舉辦各種務實高效的經貿活動,進一步密切了與上合各成員國工商界企業的聯系。在新形勢下,實業家委員會機制要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中國實業家委員會可采取以雙邊促進多邊、以小多邊促進共同參與大多邊合作的方式,拓展企業合作領域,豐富企業合作方式和途徑,完善中小企業投資促進機制和投資保護,充分調動中小企業的投資積極性。
————抓住“后危機”時代機遇,加速區域經濟發展。
盡管國際金融危機對各成員國和上合組織產生一定影響,但綜合各方面因素看,危機也給區域經貿合作帶來機遇。首先,各成員國應對危機的經歷和經驗,共同應對挑戰和克服困難的決心將進一步增強上合組織凝聚力。其次,為了刺激國內消費和提振經濟,各成員國全面加快了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客觀上促進了上合組織“發展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戰略決策的落實。第三,各成員國重視經濟結構調整,努力提高經濟質量,為上合組織今后擴大合作領域和規模奠定了堅實基礎。各成員國應該把握危機帶來的發展機遇,加快區域經濟發展。
———加強雙邊和次區域合作,逐步推進多邊經濟合作。
目前,各成員國間的合作大多是以雙邊形式開展,加強上合組織框架內的多邊合作是必然趨勢。由于成員國的市場發育程度和產業結構、貿易競爭力存在很大差別,應鼓勵區域內成員積極通過雙邊和次區域合作方式來推進多邊合作,最終過渡到覆蓋所有成員國的經濟一體化。
2010年,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即將封關運營。這是中哈兩國建立的第一個跨境國際合作中心,是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具有開創性意義的事件。中方將與哈方共同努力,加強對合作中心建設的領導,嚴格管理,精心組織實施,將該中心辦成中國與重要國家區域經濟合作的窗口,發揮示范作用。
此外,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具有形成三角次區域經濟合作模式的條件和基礎,可以在經濟發育程度高、交通運輸便捷、開放程度高的地方發展次區域經濟合作。
———構建多渠道資金支持體系,促進區域內項目實施。
資金投入不夠是影響上海合作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問題之一。各成員國要突出重點、講求實效,增加資金、技術、政策和人才等多方面投入。目前,中國正在落實2009年胡錦濤主席在葉卡捷琳堡峰會期間宣布的向上合組織成員國提供100億美元信貸資金。這些貸款將為區域經濟的發展起到進一步的推動作用。同時,上合組織其他成員國在充分利用現有資金的同時,也應共同加大對上合組織的實際投入,促成區域項目的啟動實施。
由于上合成員國對外投資能力較弱,資金缺乏成為區域經濟合作項目中的掣肘問題。因此,上合成員國要著力構建多渠道區域金融服務體系。首先,要充分發揮上合組織銀行間聯合體的作用,采用更加靈活的市場化方式,為區域內的大項目提供融資服務。第二,要加快研究并設立以增強能力建設、促進貿易和投資活動為主要任務,由各方共同出資的發展基金或專門賬戶,加大對區域內大項目前期投入的支持力度。第三,積極引入亞行、歐行等國際金融機構的資金,探討建立合資銀行,創辦各種投資基金等多種有效的金融合作方式,為區域經濟合作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2009年10月,上合組織第八次總理會議批準了《加強多邊經濟合作、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保障經濟持續發展的共同倡議》。中國將與各成員國一道,積極落實《共同倡議》中提出的各項措施,努力擴大多邊與雙邊貿易和相互投資規模,支持有實力的中國企業“走出去”,積極推動各方商定的重點領域的務實合作。此外,第八次總理會議決定建立上海合作組織經濟發展監測機制,定期系統統計和分析區域內各國經濟數據,為整個區域的經濟合作提供依據支持,避免因一國政策的變化而對其他成員產生較大影響,進一步規范上合組織經貿合作,提高成員國共同抵御風險的能力。
隨著各項措施的逐步實施和各國企業的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的充分發揮,上合組織的凝聚力將進一步加強,區域經濟合作將進一步促進各國的經濟繁榮,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sdianying02.cn/cndy/2010-09/02/content_11244518.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 會長 萬季飛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