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8月26日評論版頭條:21世紀初期,中國電影年產量不足百部,而且大多是由政府直接間接投資;電影市場一片蕭條,全國電影年票房區區5、6億,除了依賴進口影片支撐影院以外,全年只有馮小剛的賀歲片成為唯一被觀眾普遍認可的國產片;電影文化也陷入歷史低谷,電視明星、電視劇、電視現象成為流行熱點。這種瀕臨絕境的局面,直到2004年中國電影開始走上全方位深化改革的道路。行業準入門檻基本消除,電影產品審查準入的尺度也更加寬松地適應大眾文化的發展,全產業鏈向行業外的社會企業、社會資金開放,電影制作、影院建設甚至向港臺、向外資開放,中國電影行業成為所有文化行業中開放尺度最大、改革方向最明確的領域,電影業也因此獲得了蓬勃生機,從2004年開始,中國電影產量、電影票房都高速增長,中國電影被人們稱為進入了黃金機遇期——電影社會影響日益廣泛,各種行業內外的資金紛紛投資、贊助、資助拍攝不同成本、不同模式的電影,使中國電影產量保持了10年增長。電影,不僅成為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領跑者,而且也引起了全世界電影業的關注。
即便2009年以來,金融危機、經濟危機、失業危機、就業危機等等,也都沒有能擋住中國電影一路狂奔的腳步。在全球經濟寒冬的普遍預期中,中國電影延續著前一年的虎虎生氣,風生水起,借助七年來電影產業改革的加速度,中國電影以超出人們想象的方式逆勢“大?!?。2009年全國GDP一直努力增長“保八”,但電影市場票房同比增幅卻高達42.96%,而近年來全球電影市場平均增長幅度在8%左右,中國已然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票房市場之一。2009年面對《變形金剛2》、《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2012》等眾多強勢進口片的沖擊,國產電影不僅保持了56.6%的市場份額,而且全年累計有12部國產影片突破億元票房,《建國大業》則成為首部票房超過4億的國產影片,超過2億的國產影片也首次達到了5部之多。在馮小剛、張藝謀、陳凱歌三大導演以外,新誕生了2個半票房突破億元的內地青年導演——《瘋狂的賽車》導演寧浩,《南京南京》導演陸川以及《風聲》聯合導演高群書。中國電影產品過去那種依靠1到2部影片支撐的金字塔結構正在轉變為一個更穩定的梯形結構。以主流大片為支柱、類型片為基礎、中小成本影片為補充的影片生產格局正在逐漸成形。中國電影產業從“黃金機遇期”進入了“快速發展期”。
中國電影能夠從幾年前的奄奄一息到如今的如火如荼,卻讓人覺得多少有些不可思議。中國是世界上免費電視頻道最多、電視劇播出最多的國家,中國也是世界上盜版渠道和盜版內容最防不勝防的國家,在這些更方便更廉價更豐富的替代內容的激烈競爭中,還有越來越多的人不惜重金、不惜時間、不惜越來越大的交通成本去電影院,讓中國電影票房連續7年來年平均以30%以上的幅度高速增長,確實是一個奇跡。
當然,在充分肯定中國電影產業高速發展的大好形勢下,我們也應該看到,由于底子薄,生存環境面臨電視劇、盜版影像和好萊塢的競爭,正處于快速上升期的中國電影產業未來發展還面臨五大制約瓶頸:
一是電影市場影院發展不足,影響電影的擴容。近兩年影院的發展滯后于觀眾的需求,房地產價格的高漲導致影院建設受到很大制約。各地城市規劃有必要為文化設施留出一定空間,否則影院建設在現代房地產價格之上很難發展。
二是電影企業主體不強。國內真正有品牌影響力的電影企業太少,大量行業外資金進入這個行業以后無序生產、無序發行,導致電影專業化水平低,投放準確度弱。金融資本并非不愿意投資電影,而是缺少能夠安全投放的企業。有關政府部門也應盡快就電影行業的投資、制片、發行等出臺管理規定,確保行業健康發展。
三是中國電影國際影響力仍然不強。盡管《英雄》以及一些港產影片一度的國際市場上表現搶眼,但是近年來,中國影片國際獲獎的勢頭有所衰減,在國際有影響力的主流影片不多。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之一就是這幾年中國影片過度商業化,影響到了影片制作的精致性和創作的完整性,整體電影的創作和制作水平并沒有提升。政府可以在影片合拍政策上做一些適當調整,允許外資進入電影行業,采取借船出海、借力發力的方式,提高中國電影的國際化水平和國際市場競爭力。
四是電影人才培養的規模和方式都缺乏體系。應在全球化背景下,建立一個從學生選拔,教育培養,到行業培訓、進入制作創作環節的全方位人才培育體系,提高中國電影的專業化水平。
五是在文化多樣性的前提下確立中國主流電影美學的價值體系。電影產業化初期都會面臨尋找自己文化價值表達的問題。商業元素喚起民眾觀影的欲望只是第一步,最終要用電影的價值觀和影響力征服觀眾。中國電影如果能夠在這點上有所突破,為中國民眾甚至為全球創造中國文化價值的影像表達,或許是中國電影對文化產業的貢獻,也是對社會文化建構的貢獻。
近些年,中國電影在市場化過程中,往往不得不用盡渾身解數,在商業元素的配置、商業炒作上出重拳、下重藥。任何破釜沉舟的行為,肯定都會有偏激性,或者我們常常說的矯枉過正,難免有時會出現叫座不叫好、養眼不養心、雅俗不共賞,甚至虛報票房、操縱輿論等負面現象,導致電影有商業無品質。這種浮躁,是難以避免的轉型期陣痛,是一個“發展中的問題”。電影是一種以藝術性為基礎的文化娛樂產品。離開藝術性,電影就變成了娛樂雜耍,變成缺乏智慧和工藝含量的簡單游戲。如何使電影娛樂具備藝術含量和藝術品質,是衡量中國電影市場化、商業化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中國電影只有在觀眾的成長中才能成長。市場化以后,觀眾就是消費者,消費者就是上帝。觀眾決定著中國電影的商業品質。在觀眾的批評聲中,《滿城盡帶黃金甲》、《赤壁》這樣的拼盤式商業大片已經很難再出現,而跟風一片的山寨喜劇也肯定會在觀眾的冷眼中自我救贖。無論是《集結號》、《梅蘭芳》或是《建國大業》、《風聲》、《十月圍城》,都表明中國電影在觀眾的批評中變得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形神兼備。當然,與世界最優秀的電影文化和電影產品相比,中國電影的發展仍然山高水長,路遙途遠。從這個意義上講,通過開放、改革、壯大,中國正開始——僅僅是開始——從電影生產大國走向電影產業強國。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sdianying02.cn/opinion/2010-08/26/content_11204641.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作者 尹鴻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