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8月26日報道:近日,深圳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成為各大媒體熱議的話題。
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將中國經濟同世界經濟接軌的最早試點之一。
紀念經濟特區這一歷史性的政策實施30周年,不僅僅是一種形式。經濟特區應當得到人們的紀念,因為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實行的政策都是這一政策的基礎上摸索發展而來的。
中央政府逐漸放棄了原有觀念,出臺了環保政策等的一系列鼓勵經濟發展的措施。在中央政府的協調下,較為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的商業活動正逐漸向中西部地區的企業轉移。
中國媒體高度贊揚第一代建筑工人,他們中的大部分已經退休,并且呼呼為第二代工人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這些年輕的人工作的場所在工廠或辦公室,而他們父輩工作過的破敗廠區也曾在這里。
盡管爆發了金融危機,在經濟特區和其它沿海城市的帶領下,中國經濟發展的勢頭依舊強勁。同時,在政府前所未有的資金支持和人才吸引計劃推動下,中國文化和社會事業的發展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在上世紀70年代,中國處于發展的十字路口,一場浩劫之后,百廢待興。中國如此之大,單靠國家的力量難以實現現代化。經濟特區作為諸多發展國家經濟的策略之一,意在引進國際資本,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
今天,中國的早期目標顯然已經實現,作為經濟特區代表的深圳,從一個漁村發展到今天擁有1500人口的大型工業貿易城市。
由于特區和國際市場更多的接觸和直接聯系,期間也會經歷波瀾起伏。有時候,特區被嘲諷為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怪胎,對于特區的某些缺陷向來不乏批評。有的時候,手段比較拙劣,特區會遭受充滿偏見的無端指責。
但結果表明,波瀾起伏并不能阻止特區的發展,反而使其發展的更為健康。但是,對于特區的批評并沒有終止過。有人指責特區的發展不考慮社會與公民的進步,這完全是沒有的事。雖然特區在經濟方面的成果較為引人注目,但這也是社會開放所帶來的結果。
今天,在諸多的服務事業發展中,經濟特區一致同意開始對學校體制和文化產業進行大膽的嘗試與規劃。過去,經濟特區或許過度倚重制造領域,過分保護本地企業以及大公司(減少外國企業競爭),并且缺少移民限制政策。
類似的改革開放經驗已經形成了獨有的“經濟特區模式”。我們相信,中國會有更多的城市在其未來的發展中效法這種模式。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sdianying02.cn/opinion/2010-08/26/content_11204549.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社論 編譯 趙欣瑩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