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8月24日報道:作為中國首個野生植物種子庫的收集研究員,31歲的蔡杰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會在搜尋西南地區的瀕危植物。 他已經帶領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員進行過數十次野外探險,為種子庫尋找樣本。
“我們不能開著車收集路邊長的那些植物,相反,我們必須走進深山老林和氣候變化巨大的高緯度地區。在貴州和廣西的很多地區,我們經常一只手抓在石灰巖層上,另一只手收集種子?!?/p>
盡管這樣的工作很危險,蔡杰和他的團隊對于保護中國超過3萬種植物樣本非常關鍵,而這3萬種植物中的一半不會在世界其他地區出現。
中國的開花植物多樣性很強,種類基本同北半球剩余國家和地區相當,該研究所的名譽高級園藝專家大衛-帕特森告訴記者。
中國大約20%物種的生存已經受到威脅,昆明植物研究所野生物種種質庫的功能是保護因棲息地破壞、氣候變化和外來生物入侵受到影響的植物,也能夠保證將這些植物寶貴的遺傳信息用于研究。
種子庫保護屬于遷出保護,保護的是在原始棲息地之外的植物。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李德銖表示,一般來說保護棲息地無疑是最好的方法,但并不一定在哪兒都適合。
他的學生在攻取碩士研究生學歷時都會在云南的各地采取竹子標本。但是當他們幾年后回到當地時發現已經找不到這種竹子了,因為農業的迅速發展和環境的變遷。
雖然部分自然保護家將種子庫看成是植物保護的最后一種方式,但是李所長相信種子庫是一道必要的防線來應對日益增長的環境壓力。
李所長說,如果植物的一個棲息地消失了可能還會有第二個地方可以生存。但是伴隨著氣候變化的影響,一種植物會受到雙重壓力。如果種子庫可以保存下種子樣本的話,就會有可能將種子再植入到野外環境中。
當植物留下用于繁衍的種子很少或者自然保護區由于經費等原因沒有建成時,種子庫就成為一種很重要的解決方法,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植物多樣性保護首席科學家薛大元介紹說。
薛教授認為種子庫對于珍稀和瀕危物種保護非常關鍵,所以中國很需要遷出保護,這樣比靜等物種完全消失要好的多。
一旦種子存入種質庫里,工作人員會清洗掉外殼和沙礫然后風干。 理論上這些種子在零下20攝氏度的溫度下可以保存幾百甚至上千年。
研究所的探險隊要收集的種子數量成千上萬,一般需要滿足三個特性:瀕危、地方特有和有經濟效益的。
植物學家可以在野外生活幾個月,試圖收集一個物種的上萬種標本。實際上這個數字可能會是100到10萬。一些植物產生的種子數量有限,有些植物的種子很小,還可能成熟的很慢。
“有時候種子會在一兩個月后發芽,所以探險隊要返回到同一地點好幾次,所以經常是要靠運氣的,”秦少發(音譯)告訴記者。他在種子庫的種子管理處工作了兩年。
2006年,水玉明博士(音譯)和他的學生曾經在一簇細小、長有燈籠似的黃花的植物上,而這恰巧是100年前法國傳教士曾經發現的一種罕見植物彌勒苣苔 ,自1906年以后人們都認為它已經滅絕了?,F在它的種子已經儲存起來,野生的種群也在研究所的監測下生長。
在全國58所高校和研究所的幫助下,昆明植物研究所已經覆蓋了西部的大部分地區。研究所的專家也經常舉行聯合演習,讓種子收集人員獲得處理各種自然環境的方法和經驗。盡管種子收集是植物學家的基本工作,但種子庫的的目的遠不止簡單地收集和分類基因多樣性。
“種子庫類似于保險政策,但是意義絕不僅限于此,”英格蘭皇家植物園千年種子計劃的負責人保羅-史密斯告訴中國日報記者,并補充道植物有利于緩解世界上最緊迫的挑戰。
經常人們不會意識到他們需要種子來發展生物燃料、糧食和果樹以保證糧食安全,史密斯強調說。氣候變化給糧食生產早晨一種特殊的風險,糧食可能會由于人工種植失去關鍵的基因特性,并更容易受到溫度變化和經常性自然災害的影響。
據昆明種子庫植物種質資源和基因組學中心主任高立志介紹,只有研究才能發現野生植物巨大的潛力來生產更優質的糧食。
他指出大多數人的問題在于他們一定要分清這些植物一定要游泳,但事實上所有植物都是有用的,關鍵在于我們對這些植物了解多少。
高主任已經收集了超過2000種不同的水稻。他強調說,野生植物基因可以用于培植水稻、玉米和小麥品種。他現在在做一個追蹤茶樹和油茶樹的項目,完成之后將會對云南的茶葉生產和生物燃料工業產生深遠影響。
多山的云南省并不適合建太多傳統工業,但高主任認為云南可以嘗試一些環境友好型的工廠。中國土地資源貧乏,糧食生產是重中之重,這樣的話留給植物資源供生物燃料生產的空間就很小,高主任解釋道。但是,油茶樹可以解決這個矛盾。油茶可以在通常人們認為不適合耕種的土壤上,仍然可以產出高品質的食用油。1.6公頃的油茶樹可以產出相當于半公頃油菜籽的產油量。
植物研究也充分展示了它們在現代醫學方面的重要性。治療瘧疾的藥物青蒿素就是從一種艾草植物的葉子中提取的。昆明種子庫里就保存了用于生產抗癌藥物紫杉醇的喜馬拉雅紅豆杉。
然而,在收集種子和理解植物屬性需要很長的時間,因為研究所缺少種子生物學家、分類學家和現有分析數據。在昆明種子庫中的3萬多樣本中,目前才識別了大約5000種物種。
植物棲息地的信息的缺乏對全球的植物多樣性保護也造成了很大的問題。所以,昆明種子庫利用國際合作,尤其是與千年種子庫的合作,開展野外考察,籌集科研資金,和工作人員交流等活動。
收集到的種子會在全球的種子庫中共享。昆明種子庫與位于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的世界農林中心,以及千年種子庫等全球的種子庫中共享。作為亞洲最大的野生植物種子庫,昆明種子庫的李德銖所長希望能夠在國際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昆明種子庫也為東南亞的老撾,柬埔寨等一些沒有建立種子庫的國家收集種子,幫助保護整個亞洲受威脅的物種。
“我們正在計劃免費為他們保護,保存以及拯救他們的植物種子,因為中國是一個大國,應該在國際上承擔更加重要的角色。”李所長說。
昆明植物研究所將在明年一月舉辦一系列的會議和培訓課程,和東南亞國家一起開展植物調研項目。千年種子庫的史密斯表示中國在這中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千年種子庫也在保加利亞和馬達加斯加島有合作伙伴。
“中國人能理解野生動植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史密斯說,“其中的一個原因是中國傳統的中醫上要運用到5000多種植物。而且這是一個很大的產業。這種理解對勸說人們保護植物來說很重要。因為需要保護的是所有的植物,而不只是農業植物?!?/p>
對于保護區的工作人員來說,種子庫也表現了中國對全球減緩動植物滅絕的速度做出的努力。
今年是聯合國的“國際生物多樣性年”。聯合國保護全球植物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將60%的瀕危植物樣本在2010年底之前異地保存起來。而在中國,這一目標已經實現。
“種子庫是中國政府對聯合國大會生物多樣性公約做出的承諾?!敝袊茖W院華南植物園主任黃宏文表示。華南植物園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參與者之一。
在全球范圍內,種子庫的保護努力正在受到威脅。缺少經濟和政治的支持,一些非洲的種子保護計劃已經暫停,而中國是維持對種子收集計劃提供資金的國家之一。
在經濟困難的時期,中國政府表現出了帶頭的作用,為昆明的種子保護提供了大量的資金,保證在接下來的十年里,這一計劃可以持續下去。
作為一個重要的科學項目,這個胚質庫獲得了148萬元的啟動資金。而它的運行支出每年也會受到評估和資助。
隨著種子庫進入新一輪的計劃,這里的科學家將會繼續擴大建設,培訓學生,通過各種試驗來決定存儲種子的最好條件。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是在2020年將19000種植物采集種子入庫。
然而,未來他們將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如果將那些不能存款的物種保護起來。在云南,麻栗坡縣修建的一個大壩,將會對版納青梅這種瀕臨滅絕的熱帶植物造成嚴重的威脅。
“那只是我們在那個區域找到的第三種將要被淹沒的野生植物。” 蔡杰說, “我們希望能夠把這些植物保存移植,但是我們不能保存他的種子。因為他們不能被冷凍保存?!?/p>
在其它許多地區,植物生長地被破壞速度的速度比種子收集者的行動速度要快。但是,蔡杰依然保持著信心和決心。
“如果你從一個地方旅行到另外一個地方,你會意識到大自然的神奇和中國的廣袤。我們能為下一代做一些事情?!彼f“對我來說,種子就是希望?!?/p>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sdianying02.cn/china/2010-08/24/content_11192293.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特約記者 Lulu Tsao和Phyllis Zhu 編譯 胡永啟 段妍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