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久久综合-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香蕉久久久久-久久网站视频-久久网免费

  要聞|時政|財經|評論|特稿|社會|媒體拓展|
  精彩推薦 夏威夷火山持續噴發27年 居民自拍奔涌巖漿|美法官候選人女兒建“不要選我老爸”網站|87億美元伊拉克重建基金不知所蹤 |
能效融資項目:促進發展和減少碳排放
2010-07-27 07:13:12     

    打印文章 發送給好友


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7月28日評論版文章:世界發展面臨的最艱巨的任務之一,是在當今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這一任務對于中國這樣經濟和溫室氣體排放量都增長較快的國家來說顯得尤為迫切。為了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中國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其中之一便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因為這一方法有望能夠達到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雙贏目的。

毫無疑問,提高能源利用率作為政府的首要任務之一,中國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早在2006年,世界銀行旗下的國際金融公司(IFC)便啟動了“中國能效融資項目”,這些節能減排融資項目的評估結果為中國及其它國家的節能項目融資提供了參考借鑒。

這一項目意在解決兩個主要問題:一是確保提高能源利用率的行動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二是努力獲得更高的能源利用率。中國能效融資項目計劃用超過2億美元的資金作為銀行擔保,幫助中小規模可再生能源項目獲得銀行貸款。還計劃用約800萬美元的資金幫助銀行向節能項目提供5億美元的貸款,促進能源管理公司改善其運作。

中國能效融資項目支持98個能效項目,每年降低14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這一數字為中國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0.2%,相當于玻利維亞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

這一項目的成功應主要歸功于中國政府建立的扶持性政策框架,尤其是引入相關法規,對投入資金積極推進節能減排的企業進行獎勵的這一條款。

那么中國能效融資項目在創造更多能源效率方面到底能夠發揮多大成效?一方面,在沒有這一項目幫助的情況下,只有9%的企業不會投資進行節能減排,這表明,該項目在推動節能減排方面的成效并不算大。而另一方面,碳排放的急劇減少和節約能源所帶來的社會凈收益又如此之高,這一項目的實際年回報率達到38%,個人投資回報率高達20%,反映了這類投資的雙贏本質。

然而,能源利用率的提高會導致能源消耗增多,如此一來,通過提高能源利用率來減排的效果就會不明顯。為了避免這樣的風險,就應當對能源結構進行調整,增加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在能源使用總量中所占的比例。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利用現有資源為提高能源利用率所做的努力,應當被納入減少污染源的整體規劃之中。

最后,為了使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項目能夠擴大其影響力,政府還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政府應當對特定行業、部門,如意欲提高能源利用率但缺乏資金支持的中小型企業,保持較高關注。

第二,政府應將資源直接引入住宅和商業建筑中。它們正是中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最具潛力的一環,而恰恰為市場所忽視了。

第三,對于那些社會效益高,但由于個人投資回報低而不愿參與的領域和項目,政府應當予以補貼。

三管齊下,政府提高能源利用率的舉措才能更有成效。

中國能效融資項目這類的規劃努力在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中尋求著平衡。而我們從中國的經驗中學到的一切,應該能夠幫助我們改進自己國家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項目。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sdianying02.cn/opinion/2010-07/28/content_11058566.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作者是世界銀行集團高級副行長、獨立評估局局長維諾德·托馬斯 國際金融公司獨立評估局局長馬文·泰勒·多蒙  編譯  趙欣瑩  編輯  潘忠明)


新聞熱搜
 
視覺
博客
走進日本“最牛”豆腐店
豆腐店開到日本租金最高的東京中城來,而且其裝飾之精致,竟可以和五星級酒店媲美。 >> 詳細

論壇
成龍半世紀20張經典面孔
將成龍銀幕上的經典角色串聯起來,就是一部他個人的從影傳記。 >> 詳細

財經
點擊排行
 
 
英語點津
網站地圖                  
國際 要聞 深度 亞太 北美 中東 拉美 中外關系 國際組織 海外看中國
評論 本網視點 國際時評 中國觀察 財經評論 網友熱議 影視書評 聲音 漫畫 外交講壇
財經 國際財經 中國經濟 分析評論 股市基金 房產動態 經濟數據 消費旅游 理財保險 資訊搶鮮報
博覽 奇聞奇觀 科學探索 歷史揭秘 勁爆丑聞 名人軼事 精彩熱圖 幽默 本周推薦  
音畫 環球瞭望 社會百態 娛樂時尚 圖吧博客 論壇精選 軍事天地 時事熱點 圖片專題  
軍事 軍事廣角 即時消息 裝備圖集 中國國防 國際防務 軍事評論 專欄    
  臺海風情 臺海熱點 臺灣旅游 臺海局勢 走進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