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7月23日言論版文章:溫總理17日在西安與到訪的默克爾總理會談時駁斥了中國投資環境惡化的說法。溫總理說,一個投資環境不好的國家,不會出現大批外資蜂擁而至的情況。
事實確實如此,以德國為例,德國下薩克森州新州長戴維·麥卡利斯特上任5天后便帶領百人代表團出訪中國;德國總理默克爾7月15日帶領一半內閣閣員、25家企業巨頭和大批國會議員開始4天訪華行程,連56歲生日也在中國度過;……無不顯示了德國企業界和政界對中國機會的重視,畢竟中德貿易額已經超過中國對英法兩國貿易額的總和,此次全球經濟危機中德國汽車業能夠較快脫困,很大程度上就應當歸功于去年晉身世界最大汽車市場的中國。
通過開放經濟實現了長足發展的中國愿意與別國分享發展成果,而別國要想分享“中國機遇”,從企業到政府都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做出相應的調整。不能一味抱怨中國投資環境,更多的是需要歐洲企業自身更深入了解中國。
在政府方面,從昔日的歐共體到如今的歐洲聯盟,在國際貿易界的“歐洲堡壘”名號不僅沒有消除,反而正日益向阻礙中國方興未艾的海外投資領域蔓延,這對于中國的“黑字回流”、對于歐洲分享中國機遇并無裨益。
歐盟和歐洲各國政府需要對中國商品、中國投資改善準入條件,希望從日益富裕的中國消費者身上淘金的歐洲企業則需要認真研究如何投中國消費者所好,讓他們心甘情愿、高高興興地解開錢包。正是在這個方面,許多歐洲企業尚待改進。
德國《金融時報》7月12日刊載了一篇題為《中國人沖向德國》的文章,其中提到,德國已成為中國人海外旅游的最熱門目的地之一,僅2009年就有40萬中國游客到訪,而且在施華洛世奇水晶等眾多高檔商品上一擲千金,被許多德國商店視為“最好客戶”,但酒店經營者和餐館老板對中國旅游者比較失望,這篇文章認為中國人對吃飯和住宿要求不高,更喜歡把錢花在精品店。
毫無疑問,在中國那些非常西化、對一切事情都以西方權勢集團之是非為是非的中國知識分子那里,這種說法不難贏得隨聲附和,但任何一個對生活保有真實感受的普通中國城市小康之家居民都能看出其謬誤,因為中國號稱美食王國,南方飲食更為精美考究、豐富多樣,而德式餐飲即使在歐洲也并不以美味聞名,未能贏得中國旅游者(其中很多來自富庶的南方)青睞自是情理之中。
如果真想賺中國旅游者的錢,德國餐飲業界為什么不能靜下心來、放低身段去研究一下中國海外旅游者主要來自哪些省份城市、而這些省份城市又是什么口味呢?這樣做難道不比一味表示“失望”和指責更能征服中國游客的胃嗎?
一國企業和公眾要增進對某一外國的了解,就離不開本國學術界和媒體的中介。遺憾的是,在這方面歐洲無論是學術界還是媒體都存在許多欠缺,有些事學識不足,有些則屬于有意曲解。歐盟內部缺乏足夠的中國問題專業人才已是中歐雙方乃至美國這樣的第三方一致公認的事實,曲解更給中歐雙方的誤解火上澆油。
根據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報道,俄羅斯民眾普遍相信孔子講了這樣一句話,俄羅斯中國問題研究專家也都很喜歡引用:“只要你在河邊久站,終歸能看到敵人的尸體從你面前漂過。”老實說,看到這篇報道時,我幾乎暈眩,因為上文所稱的孔子格言原文顯然是這句話:“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我實在無法理解,到底需要怎樣的天才才能將孔子那充滿睿智、既深沉又飄逸靈動的格言解釋成那樣血腥、粗俗的意思?到底是俄羅斯漢學家才疏學淺還是作此報道的德國之聲蓄意歪曲呢?
與人為善,深受恕道熏陶的我們不愿意把人往壞處想,但有了與有的德國媒體打交道的親身經歷,有了一再看到的可笑、可氣報道,讓我無法排除德國媒體蓄意歪曲的可能。就算2008年德國之聲被迫開除張丹紅事件是件個案,但就總體而言,德國國內有識之士也對媒體偏頗的對華報道嘖有煩言。
6月中旬公布了德國海因里希·伯爾基金會組織的一項研究成果,考察了德國《明鏡》周刊、《焦點》周刊、《時代》周報、《法蘭克福匯報》、《南德意志報》、《日報》以及德國電視一臺等主流媒體2008年的涉華報道和有關記者編輯,指出2008年這些德國媒體發表的8000多篇有關中國的報道中超過一半落入了概念化、模式化窠臼,不假思索地傳播成見,“盲點”和“歐洲中心主義”傾向明顯,幾乎完全排除了對中國社會變革至關重要的社會、教育和科技領域報道。
由此看來, 德國媒體應該自省,只有客觀報道中國,才能幫助德國以及歐洲企業真正更好地了解中國,才能更充分利用中國機遇。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sdianying02.cn/cndy/2010-07/23/content_11039111.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作者 梅新育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