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7月22日報道:中國官員通常在退休后都會失去“媒體寵兒”的地位,但前民政部救濟司長王振耀顯然是個例外。自辭官擔任北京師范大學壹基金研究院院長以來,他比以往受到更熱烈的追捧,盡管他在官方任上時就已頗引關注。
王自認為從中國慈善事業的管理者到參與者的角色轉變很有意義,從此可以為慈善做更多實在的事,尤其在當下中國社會矛盾加劇的背景下。
在政府任職時,王就因其對慈善領域率直坦誠的言辭而頗受關注和歡迎。在王看來,在中國發展一個完善的慈善系統面臨多重挑戰:官方對基金會的控制以及官辦基金會的壟斷;專業素質不夠高,效率低,而且不透明;另外社會缺乏一種慈善的精神。王的新工作將更直接地面對這些難題,這使得他比從政府辭職前更加忙碌,也經常被各個論壇邀請以致在其間馬不停蹄地奔走,連接受采訪也得靠在中間的間隙擠時間。
根據國際上的標準,一個完善的慈善體系有三個階段:首先要及時公布捐款數額;再則要適時公示用款進展以及對捐款人及時回饋;還要對不同領域的信息進行分類加工。
從本質上講慈善之于中國并不應成其為一個問題。在兩千多年儒,道,佛的熏陶下,中國人并不缺乏對社會的責任和幫助人的熱情。但現在的問題是,大家對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幫了誰或怎么幫的這個問題很不滿意。根據中國慈善捐贈信息中心的調查,在991家公募基金中,只有28%公布自己的財務報告。
公募基金的運轉由此看來并不正常,因為他們大多受政府控制或干脆就是準官方部門。這些地方官僚主義當道,募集資金全靠行政支持,因此對公開自身募集的資金信息就很漠視。這種態度完全不尊重捐款人的尊嚴,更談不上研究他們的精神需求。
行政干擾在慈善的運轉流程中幾乎無處不在。理論上講,獲得承認的基金會可以在任何時候募捐。但每當大災到來大家紛紛捐款時,政府又總是跳出來指定那么幾家有政府背景的作為資金接受方。
王認為這于法無據,而且政府的這種“指導”讓很多基金會的運作既低效又不透明,也阻礙了私募基金會通過正常的資金募集變得更專業。當然同時也是有時人們感覺“被捐款”的原因。
中國慈善的落后還表現在捐款高峰一般出現在大災之后。這更多體現了一種救災的心情,而非普遍的慈善精神所支撐的對社會隨時隨地的相互幫助。
王認為有必要對社會公眾施加一種善意的壓力,比如讓他們為紀念某為英雄掏錢買一束花之類,這樣既有社會意義,提高慈善意識,又能募集資金。王自己曾在希思羅機場巧遇當天的陣亡將士紀念日,人人都佩帶鮮花,當然王也挺“配合”地掏了一英鎊紀念他國的英雄。
另外,王呼吁富豪們應該給自己每年的捐款數額定個量。這既是個榜樣,也供給社會一個參考。這種態度應該拉近他們在窮人心中的距離。
還有讓公眾增加對慈善的理解也很重要。慈善允許無私的奉獻,但慈善本身是需要資金運作的,公眾并沒有必要因為自己捐的錢沒全花在項目上而有所抱怨,當然有個前提是基金會必須及時公開帳目明細。
王呼吁政府放松對民間慈善基金會的限制,放開競爭,這樣大家才會基于平等的募捐權而競相提高自身的效率和透明度。
至于人員方面,中國目前不到兩千家的基金會只有兩萬人,王認為中國的慈善事業需要一百萬專業人員。就基金會數量而言,美國光慈善基金會就有110萬,中國把所有的民間組織加在一起才40萬。
在立法支持上,王認為中國慈善的發展不是缺法,而是相關法律執行不好。比如捐款人根據規定應該免稅,但稅務局在計稅時卻沒有扣除捐款額,甚至有部分捐款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捐款是免稅的。如果嚴格按照法律進行免稅,這也有助于鼓勵大家捐助的熱情。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sdianying02.cn/cndy/2010-07/22/content_11033781.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何伯霖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