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7月10日報道: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的發展與其他國家的發展形成了鮮明對照。2009年,中國經濟以8.7%的速度仍然快速前進,而從美國、歐洲到日本的發達國家都先后陷入了衰退。在這一背景下,中國還是不是發展中國家再次成為國際輿論注意的焦點。
認為中國已不再是發展中國家的輿論認為,中國經濟馬上就要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擁有的外匯儲備世界第一,進出口貿易也為世界第三,綜合國力盡管算法不同,也進了世界前五名。因此,這種輿論認為中國是沾了發達國家的“便宜”,應該讓中國負更大的國際負責。
其實,在經濟危機的背景下,中國的經濟成就讓人嫉妒,如此評論也不難理解。但要認定中國是否還是發展中國家,那就需要一些“科學”的數據,空口無憑是不能讓人信服的。
中國領導人不斷重申,中國的人均GDP還排在世界第104位,人口多、底子薄,城鄉和地區發展不平衡,產業結構不合理,生產力不發達狀況沒有根本改變。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眾多世所罕見的難題,哪個問題在13億人口的大國解決起來都很不容易?,F在世界上有人說中國已經是發達國家,快與美國平起平坐了,那是給中國戴高帽子。
除了人均這個重要指標外,中國經濟中還有一些特征說明,中國仍需很長一段時間來實現在本世紀中葉成為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
比如,從人口結構上看,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農村人口比例都非常低。美國的農村人口占全部人口的2%左右,法國農村人口占全部人口的4%以下。中國的農村人口仍有7-8億人,仍為中國的人口多數,中國社會仍處在向工業社會的轉型過程中,這種社會結構當然說明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
另一個與此相關的因素是城市化水平。發達國家的城市化水平在70%至80%,而中國目前僅有45%。中國過去30年來,城市化發展迅速,城鎮人口增加了4億人,人口規模已經達到了6億人。但總體來說,中國的城市化水平仍然偏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然而,中國經濟的這一特點決定了,中國未來還會有一段較強的經濟增長時期,這是因為,在農業人口在向工業人口轉移的過程中,生產率會迅速提高,而生產率提高在諸多的經濟增長決定因素中是最可持續的,最健康的。中國仍在發展中追趕領頭的國家,中國領導人制定的目標是要在本世紀中葉,人均GDP水平與收入水平都趕上中等發達國家。那時候,中國仍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所以若不出意外,中國理應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此外,發展中國家還是一個政治概念,代表了一類歷史上有很多相近之處,政治理念上相近,在國際舞臺上有相同或相近訴求的國家。比如,發展中國家都曾淪為列強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屬國。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絕大多數前殖民地國家爭取到了獨立,但它們都面臨著共同的任務:它們都需要肅清殖民主義的殘余勢力,反對新殖民主義;需要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需要盡快發展民族經濟,實現國家繁榮和人民生活富裕。在國際舞臺上,這些國家大都執行獨立自主和不結盟的對外政策,反對外來干涉和強權政治,主張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國際爭端,努力緩和國際緊張局勢。
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發展中國家受到的損害最大。過去,許多發展中國家對外來投資的依賴很大,危機使資本回流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因此而陷入信貸緊縮的怪圈。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都是初級材料提供者,經濟衰退使這些大宗商品的價格下跌,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條件(Terms of trade)惡化,政府財政捉襟見肘。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加大了對發展中國家的投資,加強了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這本是中國對世界經濟做出的巨大貢獻,卻受到了某些西方輿論不公正的批評,指責中國不講“條件”,助長了發展中國家的“腐敗”,破壞了西方世界主導的“全球治理”原則。其實,中國人知道,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行為是否符合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地位,這不僅由發達國家來衡量,也要由廣大的發展中國家來衡量。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發展中國家仍會是積極維護世界和平,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基本力量。中國幫助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不僅有利于世界經濟,也有利于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推行自己的理念,即加強國際關系的民主化及促進和諧世界的建設。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sdianying02.cn/opinion/2010-07/10/content_10090067.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作者 丁一凡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