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7月7日報道:石一龍患有精神分裂癥。2010年6月24日對他來說算是個特殊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標志著他在朝陽區精神病托管服務中心渡過的第十個年頭。
這位38歲的北京土著一直以為他將會在這所坐落在北京東郊的民辦療養所渡過余生。不過隨著中國政府近期加大對精神健康的關注,加上公眾對于精神病和精神病人的不斷了解,石一龍說他又看到了重新開始的希望。
按照目前的相關規定,只有在他父母或者有責任能力的監護人同意的情況下,石一龍才可以離開療養所。但是,因為他父母已年過花甲,身體狀況都比較差,擔心他病癥會間歇性復發,兩位老人無法照看,石一龍到現在也回不了家。
石一龍自己也承認他會時不時地感到焦慮、害怕,甚至絕望。
“其實這些感覺襲來的時候我都知道,”他說,“只要我自己獨自靜一會兒就會覺得沒事了。”
現年49歲的楊云是這里的首席護理,也是這家療養所的創辦者。早在1999年她就開辦了這間療養院。她自己也認為石一龍的狀況已經相當穩定,如果按時用藥的話,即使復發,病情也完全可控。
“但是按照要求,病人是否可以出院回家最終是由他們的家屬或監護人決定的,”她說。
石一龍說他以前總覺得自己像是被拋棄了,不過現在他開始理解父母的無助:即便父母能夠帶他出院回家,他又能做什么?他真能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重新開始新生活?
“我可能會整天都待在家里,除了看電視以外什么也不干,”他說。因為他認為父母不會隨便讓他在外面走動,如果他被接回家的話。
在中國,人們對精神病一直以來都存有根深蒂固的偏見和歧視。人們通常把精神病看做是一種詛咒,一種家庭恥辱,而不是把它當做一種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和心理輔導而可以緩解或治愈的疾病。
加拿大籍精神科醫生費立鵬(Michael Phillips)是北京回龍觀醫院最著名的精神病學專家之一。他回憶起15年前自己在湖北省的一個縣城里開展工作時,那里的人們對于精神病的偏見特別大,“要是你在精神病院當醫生,你連老婆都娶不著,”他說,“當地人甚至認為心理疾病是可以傳染的。”
不過,以他在中國這二十多年的經驗來看,他認為中國在過去的十年之中,尤其是像在北京,上海和廣州這樣的大城市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這些地方的媒體對像抑郁癥這樣的精神健康問題經常報道。但是,根據他在2009年的一項調查,中國農村地區有60%的居民甚至根本沒有聽說過“抑郁癥”這個詞。
由于這種普遍存在的社會偏見,石一龍以及像他這樣的患者很難再融入到社會中,更不用說找工作養活自己了。
“如果這樣的話,我寧愿待在這里(療養院),”石一龍說,“在這里至少我可以跟別人聊聊天,打打撲克牌。”
“很多人覺為有精神病的人就是完全瘋了的那種,” 楊云說,“實際上,很多患者大部分的時間里處于完全正常的狀態。像精神分裂癥和抑郁癥這樣的精神疾病只會間歇性地發作。”
楊云解釋說,這就意味著即便有些精神病人有時候會比較危險,但是完全拒絕給予他們工作機會是不公平。她說她眼中的理想狀態是允許他們對社會做出他們能做的任何貢獻,同時要密切關注他們的狀態,確保他們能及時吃藥,及時獲取心理輔導。
然而,即便是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精神健康方面的治療和康復渠道也是十分有限的,更不用說廣大的農村地區。
一份最近由北京大學發布的報告指出,與美國一樣,中國1000人里有15個人患有抑郁癥,但是中國精神病方面的專業醫療人員的配比卻又只有美國的1/43。
不過,隨著中國政府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并開始采取嚴肅的措施,情況將會有所好轉。
衛生部已經在上月底宣布計劃在兩年時間內在全國改擴建550家精神專科醫院和綜合醫院精神科。
楊云將這些舉措看作是中國推動精神衛生發展的一個新篇章。
隨著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公眾意識的提高,楊云設想著有一天她的療養院有可能會進一步“成長”為一個專供精神病患者居住、工作甚至結婚的社區。
“你可以說這是個夢想,但是這是一個有一個可能會實現的夢想。”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sdianying02.cn/life/2010-07/07/content_10074585.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林淑娟、祁瀟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