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6月22日報道:兩位臺灣人在一本書的引導下,不遠萬里來到京郊走訪野長城。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這座長城腳下,他們競邂逅了這本書的作者 -- 李少文。
李少文今年62歲,是退休大學老師。在過去的20多年中,他踏遍中國的大江南北,走訪和拍攝了萬里長城,并與妻子梁嶸合著,出版了三冊長城之旅——《圖文長城·河北省及天津、北京卷》、《圖文長城·山西卷》和《圖文長城·陜西、寧夏、甘肅卷》,這套書在中國的新華書店里可以買到。
當兩個臺灣年輕人找到李少文的時候,他正一手端著啤酒,和當地的老鄉們稱兄道弟地聊著。李少文已經記不起這是第幾次來這個土長城了,而臺灣游客的出現使他倍感欣慰。
“我很欣慰此書能引領人們去走長城,”李少文說:“但是這還不夠。長城作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不僅屬于中國,也屬于全人類。希望長城的保護能引起社會更大的關注。”
這也正是李少文一定要“用自己的話講長城的故事”的原因,他說,他書中提出的問題,已經有很多都引起了政府的重視。
據李紹文介紹,由于歲月、戰爭、災害和缺乏保護,大部分長城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只少數地段尚可。
“有一次我看見村民用刻著龍紋的石碑去壘豬圈,這些珍貴的石碑都來自他們身邊的長城,”李說:“我就把這個事兒寫進了我的書。出書一年后,我重訪那個村莊,發現當地政府已經收回了石碑,顯然他們看到了我的書。”
北京科技報2009年的報道顯示,中國政府在1949至2007年間并未對明長城的具體長度進行測量。到了2009年,首次的官方測量結果才出來,當時已經有2000公里的明城墻消失了,剩下的也僅有10%保存完好。
“當我第一次看到人們破壞長城,我覺的這是錯的,但我又對此無能為力,”李少文回憶說。那是在80年代末,當時李去陜西省拍攝長城照片,他看到了村民挖長城的黃土去墊地。在中國西北的甘肅、寧夏、陜西和山西省,大部分長城是用黃土建造,而不是用磚砌的。
“黃土拌牲口糞便是好肥料,所以當地農民常刨取長城的黃土去肥田?!崩钫f:“但老鄉最不應該這樣做,因為他們自己也屬于長城的一部分。”
李少文說,長城腳下的村莊多數是由古代的城堡變遷而來?;实墼趪业倪吔貐^建造長城,然后派士兵來到這里保衛。這些士兵攜帶自己的家眷。當王朝崩潰之后,他們的子孫就永久的安置下來并形成了村莊。這里的人們與長城息息相關。
中國建造長城的歷史要追溯到秦代,據稱歷代長城累計的總長度超過5萬公里。但是,官方的統計數據難以表明有多長的古長城還在,今天看到的大部分長城是明代的。
李少文說:“長城不單純是一道孤立的邊墻,那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其中包括烽火臺、塹壕、邊墻、城堡、廟宇、道路、橋梁和驛站及保衛長城的軍隊和家眷等。城堡還可以分為不同用途,有用于屯兵的軍堡、耕作的民堡、貿易的商堡、貯存的糧堡和通信聯絡的驛堡等。”
這當然不是他空穴來風,而是聽當地老鄉說的。為采訪村莊里的老鄉,李有個習慣,每到長城腳下的村莊,第一件事情是買瓶啤酒。
“我每到長城腳下的村莊,總要先找小賣部,這通常每個村莊都有。買啤酒是為了同老鄉聊天,他們世代生活在這里,可以告訴你許多口口相傳的故事,”他說。
盡管不是所有的店老板都是講故事的能手,但他們會給你介紹個老鄉,說:“嘿!你跟他聊,他是文化人,什么事情都知道?!?/p>
歷經20余年的訪問,李搜集了所需的大部分資料,但他從不記筆記,因為“這沒必要”,他說他能記住長城的事兒?!皩嵉乜疾?,這是我們理工科出身的特長,”李少文說。
李少文生于20世紀40年代末,家境良好。父親是大學的電學教授,他有意培養他的兩個兒子——李少白(現在是一位拍攝歷史題材的攝影家)和李少文對文學、歷史、攝影和藝術的興趣。
盡管李少文從小喜愛歷史和攝影,但他卻成了一位計算機工程師,不過他始終沒放棄業余愛好。他說:“坦白地講我的專業知識不怎么樣,因為我心里總惦記著長城?!?/p>
從80年代后期到現在,每逢寒、暑假和其他節日,李都要去長城拍照片。妻子梁嶸說:“這個愛好很花錢,每年總要外出兩月去旅行、還有購買照相機和膠卷的費用?!?/p>
“但這是樁好事情,我支持他。” 在李少文的影響下,梁嶸的三個弟弟都喜歡上攝影。1994年及以后,梁作為訪問學者數次去日本,她節省了幾個月的生活費給李購買照相機,其中包括兩臺昂貴的數碼單反相機。
對此,李說:“可以說沒有梁就沒有這本書,她起到了關鍵作用?!?2002年,梁嶸鼓勵李少文把旅途的見聞寫出來與公眾分享。
“若非妻子打開了寫作之門,我不可能有如此認知水平?!崩钫f:“這不僅僅是要記錄所看到和聽到的,還要融入自己的感悟,使長城的故事能自然而然地涌現出來。”
他們合作在2004年出版了《圖文長城》第一卷,2006年第二卷,2008年第三卷?,F在李少文和梁撰寫第四本有關長城的書,專向外國人介紹長城,打算用外文出版。
梁嶸很擔心李爬長城有危險,但沒有阻止。談到上次的冒險,李少文的嗓音明顯變的激動起來:“兩年前,我為了寫新書去拍幾張照片,當來到一處懸崖邊,就像這樣。”他指指屋里的墻壁說:“我開始垂直攀登,但爬到中途就幾乎耗盡了體力,上不去也下不來,這才想起我已是年逾60歲的老人了。”
“現在我平和了許多,但還在拍攝長城,由于誰也拍不完長城,所以我也不能結束這項工作?!崩钚χa充說:“到最后才領悟到拍攝長城的真諦:安全第一,快樂第二,第三嘛:不求最好,但求更好?!?/p>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sdianying02.cn/china/2010-06/22/content_9999774.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程盈琪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