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6月3日報道:在北京市大興區黃村火車站旁不遠的一片工地上,四個地鐵進出站口已經悄然成型。其中一個出站口披上了綠色馬賽克玻璃組成的山水畫裝飾,將傳統風格融入到現代化建筑之中,漂亮別致。這是地鐵大興線義和莊站的建設工地,預計今年底,這條地鐵線就將投入運營。
義和莊站工程的項目書記宗福彪向中國日報記者介紹說,義和莊站是大興線的樣板工程,今年7月該站的裝修就將基本完成,以供其它站的施工人員參觀。在地下掘進階段,盾構機順利地從黃村火車站附近的京九、京滬等12股鐵路線下穿過,沒有影響到地上鐵路的暢通。
大興線是北京現在正在建設的11條地鐵線路之一。面臨地面交通擁堵不斷惡化的難題,以及促進節能減排的需要,北京和中國的眾多大城市一樣,在近幾年掀起了地鐵建設的熱潮。去年為應對金融危機而推出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也顯著的加快了地鐵建設的進程。北京的多條地鐵線都在這場熱潮之中,提前開工或者加快了進展速度。
現在,北京在建的地鐵線路共有近280公里,已經超過了現有的運營里程。根據北京地鐵規劃,到2015年,北京將有561公里的地鐵,在里程上超過倫敦和紐約。而根據最新的2020年地鐵規劃,北京的地鐵通車總里程屆時可能會超過1000公里,成為世界上最長的城市軌道交通網。
為了完成這一宏大的目標,讓北京市民能更方便乘坐地鐵通達城市各處,數以萬計的地鐵建設者正在夜以繼日地奮戰在工地上。這些“地下工作者”的經歷,和平日中人們所熟悉的生活工作環境大相徑庭。為了實現地鐵貫通,他們必須長時間的在地下工作,并克服溫差、潮濕、噪音以及與世隔絕的孤獨等等困難。
義和莊站工程的項目書記宗福彪向中國日報記者介紹說,在工程的地下掘進階段,一般每天兩班,每班12小時。因為工程上的需要,從事盾構施工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在這12小時,基本上都要待在地下。
中國日報記者曾經走進10號線二期火器營站附近的一段盾構施工工地。隧道里相當的潮濕,在靠近盾構機頭的位置,噪聲很大,環境溫度也很高。金屬、汽油、泥漿等氣味混合在一起,盡管有通風管道把外面的新鮮空氣吹到機頭處,空氣的味道依然不好。因為有大量的機械構件,供人騰轉挪移的空間很小。
只有在盾構的控制室里,才有空調。一些工人在休息時,會來這里享受一下涼爽的環境,打打手機游戲來放松一下。在控制室里,有隧道內唯一與外界聯系的工具,就是一臺內線電話,用于向地面的工作人員報告工作進展等情況。
義和莊站的安全副經理施聘有著6年多的地鐵施工經驗,他說,每次在隧道里干完一天的班之后,衣服一般都濕透了。因為地鐵施工的情況復雜,而他要操心項目的安全狀況,所以經常提心吊膽的,擔心出事故。為了確保地鐵的建設能夠安全進行,他必須做大量的工作,給工人們培訓、指導,以保證工程萬無一失。
宗福彪和中國日報記者談起過自己在沈陽地鐵施工的經歷。冬天的時候,地上的溫度最低能接近零下30度,而盾構機里有零上30多度,可謂冰火兩重天。
安徽人施聘做工程已經有十多年了,2004年開始干地鐵施工這一行。對他來說,生活就是一個工程緊接著另一個工程,休假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從2003年到2008年,他曾經連續5年沒有回安慶老家看父母,他今天還對此感到愧疚。
施聘已經結婚多年,有一個正在上小學的女兒。對了妻子和孩子,他也感到頗多愧疚。因為工作忙,他每周只有一個晚上,能回到位于通州的家里,和妻子孩子團聚,第二天又要來到工地。妻子因此對他有不少抱怨,他的女兒也和他很疏遠,從小就和他沒什么感情。他對中國日報記者說,“我沒有很好地負起一個丈夫和父親應負的責任……節日我都不能帶孩子出去玩玩。”
裝修工人王軍平現在也在義和莊地鐵站施工。來自湖北潛江的他,已經有了30多年的木工裝修經驗,干地鐵裝修也是經驗豐富。他曾經裝修過地鐵三元橋站和馬家堡,義和莊站是他的第三次地鐵裝修經歷。他的妻子也在北京地鐵里做保潔。
作為一名“地下工作者”,他對地下施工最大的感觸是潮濕和溫差。夏天地上熱,地下裝修工地冷,很容易感冒。前段時間,在工程最緊張的時候,他每天從早上6點工作到晚上8點,中間只有中午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休假更是不可能。在地下待的時間長了,他每次回到地面,見到光明,都特別開心。
和這座城市中的絕大多數外來務工者一樣,他每年只有春節能回老家,和父母、兒子、女兒團聚。他的兒子正在上職業學校,專業是數控機床。“我不想讓我的兒子再干我這行了”,他笑著對記者說。
在工地的藍色高墻背后,打打球、玩玩牌是這些地鐵建設者們僅有的娛樂。一個工程緊接著一個工程,一天10多個小時待在與世隔絕的地下,面對昏暗潮濕的隧道,是他們的生活方式。在人們所不熟知的環境中,他們正在默默的延伸著這座城市的交通命脈,為城市的居民創造著便捷舒適的出行環境,把地鐵這一高效的交通方式擴展到更多角落。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sdianying02.cn/cndy/2010-06/03/content_9926197.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馬超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