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6月1日報道:第三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于5月29日至30日在韓國濟州島舉行。三國領導人重點就規劃未來合作方向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簽署和發表了《2020中日韓合作展望》等共同文件和相關合作備忘錄。
(一)
本次會議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主要體現在提升伙伴關系、完善合作機制、推動地區合作等領域,
在機制化與提升伙伴關系方面,尤其值得關注的,一是中日韓領導人同意于2011年在韓國建立三國合作秘書處;二是探討建立“三國防務對話”機制的可能性,加強安全對話。除此之外,中日韓領導人決定加強三國高層交往,增進三國人民友誼與和睦,提升三國警務合作等等。
在可持續經濟合作方面和實現共同繁榮方面,中日韓領導人表示,將努力在2012年之前完成于2010年啟動的中日韓自貿區聯合研究;致力于在2020年前擴大三國貿易量,不斷改善三國貿易和投資環境,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加強科技與創新、財政金融、工業與能源、環保及氣候、食品安全等各領域的政策合作與磋商。
此外,中日韓領導人一致確認將繼續共同努力,通過六方會談實現2005年“9·19共同聲明”、即朝鮮半島無核化的目標;將進一步加強地區合作和國際事務協調,以促進亞洲的和平與繁榮、應對全球化問題。
從以上成果中至少可以發現如下一些亮點。
首先,2011年成立秘書處,是一個里程碑式的舉措,意味著機制化工作取得重大突破,這無疑將大大推動三國合作進程。而探討“三國防務對話”機制的可能性,也有補齊三國關系“短板”的效用。因為相對于經濟合作的進程和成效,三國的戰略和解與安全互信顯得相對不足和滯后。
其次,還可以發現,三國領導人會晤的一個重要議題就是盡速推動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同時以寬領域、多層次的合作,大力增強區域經濟增長內生動力。
此外,鑒于近來趨于緊張的朝鮮半島局勢,三國共同文件及時對半島的和平與穩定表示了高度關注和態度。這被認為有利于東北亞的持久和平、安全。
(二)
但是,三國在推動合作的前行道路上還存在著無法忽視的問題和障礙,實現上述愿景目標需要長期努力。
首先,從宏觀上來看,三國的力量對比處于一種重塑和磨合階段,客觀上導致東北亞關系格局面臨結構性調整,爭端和矛盾多發?,F實也是,東亞國家彼此間存在著歷史、領土和海洋權益等問題的糾紛,傳統的軍事安全和雙邊同盟仍受到重視,潛在的熱點沖突依然存在(尤其是朝鮮半島)。由此可見,三國之間真正的政治和解和安全互信遠未達成。
其次,中日韓三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相當差距。例如,對于簽定自貿區協定,因為各方都有弱勢產業,各國國內方面都有反對的聲音。此外,中國政經體制與日韓皆不相同。
再次,中日韓民間之間還有不和諧的因素,三國之間還存在著一些復雜或負面的國民感情,合作的基礎并非深厚而牢固。
(三)
雖然看起來困難重重,但三國的合作情景仍然是前途光明。
這是因為,首先,在客觀需求上,三國必須切實推動合作。由于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全球和地區性問題和挑戰紛繁復雜,三國合作的需求和迫切性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必要和突出。
其次,在主觀動力上,三國達成了高度的共識和意志。三國領導人確認了要堅持不懈地推動三國關系朝著睦鄰互信、全面合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方向前進,并一致認為使面向未來和全方位合作的伙伴關系更加鞏固,人民之間的友好感情更加深厚。
再次,在進程設計上,三國規劃了重點方向,著力完善各種合作機制。本次會議提出了下一個十年結束時(2020年)應該實現的具體目標和遠景,要推動三國合作達到新的高度。
本次首腦會議是在上兩次會議和三國合作取得豐富成果的新形勢下召開的,也正值三國合作步入第二個10年之際。它使三國進一步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把握相互關系,鞏固了三國合作的戰略互信和政治基礎;為東北亞地區經濟持續復蘇和東亞共同體建設注入新動力;將對新時期三國關系的走向、三國合作的前景產生深遠影響,也必將加速東亞一體化的構筑,開啟亞洲合作的新前景。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sdianying02.cn/opinion/2010-06/01/content_9914795_2.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作者 吳懷中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