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5月31日報道:中國的性產業到底有多大的規模?有人說是400-600萬小姐,也有人說是上千萬小姐。可以肯定的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性產業復活且遍布每一個城市。盡管自80年代以來,政府實行禁娼制度和掃黃政策,但是性產業并沒有因為掃黃和道德上的譴責而消失。 “找小姐”幾乎成了男性(尤其是生意場)一個重要的社交文化。
中國的小姐不是一個同質性的群體。“小姐”有全職的,也有兼職的;有只提供三陪服務,也提供直接的性服務。“小姐”有出入高檔夜總會,一次性交易的價格上千元的,也有在公園里站街,一次生意二十元左右的。“小姐”有十七八歲小姑娘,也有四五十歲的大媽。“小姐”有未婚的,也有已婚的。
現代性產業的組織形式也是多樣化的。(1)半奴隸制度。這種制度下小姐與老板的關系是幾乎奴隸與奴隸主的關系,小姐沒有完全的人身自由,沒有獨立的收入。有些是以紅燈區發廊的形式存在,也有以雞頭控制某個小姐的個體形式存在。(2)人身依附制度。典型的是 “包吃包住”的形式,小姐有自由來去的自由,但是受媽咪的控制。(3)雇傭制度。這種制度的特征是:小姐實行的是“上下班”制度,可以隨時隨意退出和離開。(4)個體經營制度。小姐自己獨立經營,或夫妻店式的經營。
這幾種制度,在我們的研究中都碰到過。但是半奴隸的制度比較少見,往往出現在性產業不發達的內陸地區。實行人身依附制度的場所,往往處于城鄉接合部或者交通線兩側。這些地方往往沒有其他就業機會。自由雇傭制下,小姐的自主性比較強,收入靠市場調節,老板或者媽咪的提成比例一般是固定的,常見于經濟發達的城市中心地帶,或者性產業發達,而且實行公平競爭的地區。
陷于半奴隸制的小姐,比自由雇傭制度和個體經營制度下的小姐,往往處于更加劣勢的地位,更加容易遭受暴力,也更加容易得病以及傳播疾病。
經濟因素是女性進入性產業的一個重要原因。從我們的研究經驗看,家庭貧困(包括絕對貧困和相對貧困)、就業機會少,或者其他就業機會條件太差(比如工廠打工妹)等通常是小姐入行的重要動力。也有部分小姐的合理化解釋具有更加積極的含義,如“為了更好的生活”,做小姐自由“好耍”,“能接觸更多的人”,相對于原來的生活有更多上升的機會、外出的機會等等。
大多小姐有過打工經歷,之后經由朋友或者老鄉介紹而進入性產業,也有小部分小姐通過廣告(招聘服務人員)而進入性產業。近幾年,熟人介紹,甚至是親人介紹進入性產業的情況有所增加,“笑貧不笑娼”開始挑戰性產業的匿名性特點。
那么,入行之后,小姐面臨的風險有哪些?很多艾滋病項目僅僅關注艾滋病或者性病,而忽略了小姐的其他行業風險。比如,大部分小姐會擔心被熟人發現、被媒體曝光;害怕懷孕(流產)、婦科病等問題;來自老板、客人、某些警察的暴力也是一個擔憂。最近若干年,小姐被殺或者被搶劫的案件數量在增加,而小姐的非法地位、匿名性、流動性和法律知識的缺乏等等特點增加了她們在人身安全和疾病風險方面的脆弱性。
近年來,從數量上看,中國的性產業并沒有大幅度的擴大或者減少。但是,伴隨著中國社會的急劇變遷,性產業出現了一些新的現象和特點:
性產業出現國際化趨向,跨境流動的情況有所增加;性產業更加向大中城市集中;為中年的、中低收入的男性提供的性服務有所增加;性服務的價格基本持平,略有降低的趨勢;一些高檔小姐開始向下流動;中國社會的性網絡在擴大;毒品、冰臺帶來新的風險;某些地方進入性產業的渠道出現家族化傾向;性產業的網絡化與性服務更加多樣化;性產業中社會性別開始多樣化,男性性工作者、跨性別性工作者開始顯性化;性服務工作者面臨的暴力開始顯性化。
小姐人群是艾滋病防治的一個重點。近年來,政府出臺的各類政策法規等在制度和法律層面上促進了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在提供艾滋病健康知識、安全套使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但是,不可否認,非法、歧視,加上就業結構中的不利地位這些結構性的因素使得小姐往往處于非常弱勢的法律和社會邊緣地位。因為沒有法律的保障以及自身缺乏法律方面知識和自我保護,在面臨被搶劫、性暴力等問題時,她們很難向法律和其他部門尋求幫助。這種邊緣地位也阻礙了艾滋病防治的有效開展和深入進行。另一方面,掃黃政策也直接影響到艾滋病干預效果。在不觸及性產業存在的更為深層的社會經濟背景,而僅僅對性交易進行嚴厲打擊的背景下,性產業必然處于地下狀態和更加隱秘的狀態,“保護傘”與黑社會的卷入更加可能,“半奴隸制”與拐賣的形式則可能增加,疾病干預的難度也將增加。
就法律政策而言,國際上流行的針對性產業的管理制度至少有三種:非法、合法、非罪化。但是,近年來,國際上有關性產業“非罪化”的討論有所增加。如果從一個去政治化和去道德化的角度,而僅僅從防治艾滋病的傳播這個角度來看,一些國家的經驗表明,小姐的草根組織與政府機構的合作往往能夠帶來比較好的防治效果;而性產業中暴力的存在、小姐在傳染艾滋病、性病方面的弱勢地位的強化則不利于疾病的防治與更廣范圍內的人群的健康發展。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sdianying02.cn/opinion/2010-05/31/content_9909738.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 黃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