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可金先生的《世界步入“軟戰時代”》一文(刊于解放日報4月23日第6版),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這就是對時代的判斷。什么是時代呢?在討論國家戰略的時候,“時代”是指整個國際形勢在一個相當時期發展的總趨勢,主要涉及戰爭與革命還是和平與發展這兩對時代特征,也叫時代主題或世界主題。對時代的判斷,是一個國家制定戰略方針的基礎和前提。
“軟戰”一文的基本觀點是符合我國對當今時代的基本判斷的。然而目前,大國之間仍然存在著矛盾,甚至存在著十分尖銳、難以調和的矛盾;仍然存在著競爭,甚至存在著激烈到可稱之為“戰爭”的那種競爭,“軟戰”一文作者將這種戰爭稱為“軟戰”(Soft War),可謂是抓住了當今和平與發展時代的特征,這就是大國之間的較量不是“硬實力”的較量,而是“軟實力”的較量,其目的就是維護自身的國家利益、形象和地位,促使一個有利于自身發展的穩定的國際環境、特別是穩定的周邊環境的形成。
然而,盡管我們從主觀愿望上要堅持和平與發展道路,但世界上依然存在著諸多不穩定因素。這些因素當中,有些是人類內部矛盾所帶來的不穩定因素,如恐怖主義;有些是人類與自然界的矛盾所帶來的不穩定因素,如氣候變異。與影響我國的、乃至影響世界和平與發展的諸多不穩定因素作斗爭,不僅是為了維護我國的和平與發展,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特別是在面對關系到人類存亡的環境危機的當今時代,拯救地球家園,成為人類道義的制高點、“軟戰”的最高境界、“軟實力”的最高體現;世界各國圍繞拯救地球展開的“奧林匹克競賽”則成為“軟戰”的最重要內容。
與環境危機相伴而來的是以能源為主的資源危機,資源危機與環境危機就像一對孿生兄弟,石油等化石燃料的消耗正是引起氣候變異等環境問題的重要原因,因此,順應化石燃料趨于枯竭的趨勢大力開發可再生能源,也是應對氣候變異等環境危機的需要。
然而,某些國家甚至某些大國面對資源危機所做的選擇不是大力開發取代化石能源,而是積極發展 “硬實力”,企圖通過“硬戰”來爭奪所剩不多的化石能源及其他資源。特別是氣候變異正在導致世界上一些地區的水資源加快萎縮,已經有專家聲稱在不遠的將來將可能發生爭奪水資源的國家間戰爭或國內戰爭。為此,世界進入“軟戰時代”的判斷應該說也是有“時限”的,今后不能完全排除發生大規?!百Y源戰爭”的可能性。
我們不宜過高估計發生“資源大戰”的可能性,“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新的世界大戰在可預見的時期內打不起來?!边@里所說的“可預見時期”就是人們常說的“戰略機遇期”,這對于我們意味著:(1)可以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2)在繼續關注傳統安全(軍事安全)問題的同時,更加關注環境污染、自然災害等非傳統安全問題;(3)在發展硬實力方面更加注重 “質”而非“量”,這既是為了防止對“硬實力”的量的追求拖累經濟社會的發展,也是為了防止部分現有武器裝備在軍事技術革新潮流中未經使用就變成需要高昂處理費的垃圾。
1990—2005年,中國單位GDP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已經下降46%。最近,中國政府又提出,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進一步下降40%—45%,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這充分顯示了中國自主節能減排的決心,從某種意義上也體現了我們對“軟戰”的高度重視。目前正在舉行的以“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為理念,突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環保主題的上海世博會令外國媒體評說:“上海世博會讓人們為中國的魅力所驚嘆”,而中國有學者則認為“這是一種力量,一種說服力,而不是槍炮的力量”。顯然,上海世博會正是進行中國“軟實力”的精彩呈現。(作者 馮昭奎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