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5月28日報道:經過兩天的密集會談,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于25日在北京落下帷幕。200名美方高級官員代表也于前天返回美國。對于這次重要的對話,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呢?
首先,在中美兩國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寒冬期后,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舉行在穩定和改善雙邊關系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戰略與經濟對話緊隨中美兩國高級政要互訪、兩國最高領導人電話會談、胡錦濤主席出席核峰會(并與奧巴馬進行了長時間的秘密會談)、奧巴馬會見新任中國駐美大使張業遂、美國財政部推遲發布可能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的報告、中國支持新一輪的對伊朗核制裁之后。以上的每一步,都為緩和長時間以來緊張的中美關系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二,本次戰略與經濟對話的規模空前。從來沒有哪兩個國家,能將如此之多的政府部門和官員匯聚一堂,廣泛討論影響兩國關系的各種問題。
這一點非常重要,因此幾乎所有國家的政府部門都會阻礙雙邊關系,因為政府各部門都有自己的議事日程,這些議程或許和國家利益以及領導人意見相左。一般而言,政府部門都是垂直管理,而戰略與經濟對話的一大優點就是將兩國垂直的政府部門放到同一個平臺,共同商討問題。這使得政府部門可以在兩國之間以及本國之內形成更大程度的合作。
第三,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所討論問題的范圍之廣,反映了當前中美關系的復雜程度。國家關系包括三種,雙邊關系、地區關系、國際關系。而為期兩天的戰略與經濟對話中涵蓋了所有這三個方面的關系。
要推動兩國合作,中美關系的各項議程就必須非常廣泛深遠。當然,目前就所有問題達成的一致還極具迷惑性,因為中美在國家和國際利益、世界觀、價值觀以及政治體制方面存在很大分歧。但是只有將所有問題擺上臺面,兩國的關系才能成熟的發展,形成長效合作。
第四,我們應當知道,戰略與經濟對話是對話的平臺,而不是談判。因此,此次對話的目的是將中美關系放在更加宏觀的角度來看待,無需就具體問題達成一致。盡管這樣寬泛的對話很有必要,但是中美兩國還是應該認真考慮一下形成一個聯合的工作小組,再接下來的一年有效運作以解決具體問題,并為戰略與經濟對話可能達成或實施的協議鋪平道路。
在某種程度而言,這種機制在一些領域已經形成,如美中商貿聯合委員會、新成立的中美投資論壇以及其他的60種對話機制。但是除了美中商貿聯合委員會,其他的對話機制都是短期的,并不像兩國聯合工作小組那樣,會整年運作。
第五,雖然第二輪經濟與戰略對話的主要目的是對話,但是我們還是要問,對話最終達成多少協議,今年的對話取得多大的進步?我們不可能馬上知道所有的成果,因為對話所形成的東西還需要進一步的實施(尤其對中國而言)。同時,中國不想直接通過對話就與美國綁在一起,特別是在人民幣升值問題上。
戰略與經濟對話就能源安全合作和中美學生交流達成一系列諒解備忘錄。美國官員一再強調美方將在未來4年內派遣10萬名學生到中國留學,而中方承諾將為這10萬名留學生提供獎學金。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取得26項成果,主要涉及能源、環境、等領域。但是這些領域之外的成果,并不引人注意,諸如非法采伐、非法建筑,在美國國家植物園建造中國園等。中美雙方簡單地申明對話將繼續就安全、軍備控制、核不擴散、地區和國家問題、反恐以及人權等領域展開。
但是中美雙方都忽略了一些當今的重大戰略問題,重建國際新秩序、亞洲安全體系結構、雙邊軍事交流、朝鮮半島和伊朗核問題以及中美兩國在地區事務中所扮演的角色、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局勢、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和國際發援助、西藏臺灣問題,以及最為重要的中美建立政治軍事互信機制等。
除了非法采伐、建造中國園、反腐等問題外,或許國際戰略問題應該是最應該被討論的,但是對話最后公布的文件卻沒有涉及這些問題。這說明,一旦這些問題被討論,中美很難達成一致。因此,建立戰略互信仍是中美關系之間的弱項。這也正是為什么中美之間需要就這些問題舉行更為密集的低級別對話以及組織更多的交流活動的原因。
因此,第二次戰略與經濟對話只能說是相對的成功。從整個對話過程來看是成功的,但結果卻不那么喜人。但是如果沒有這樣一次深入的接觸,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的合作就不會取得進展。雙方存在分歧是可以預見的,但是只有通過這樣密集對話分歧才會被減少和化解。如果戰略與經濟對話能繼續推進發展,那么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會從戰略與經濟對話中得益。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sdianying02.cn/cndy/2010-05/28/content_9902491.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富布萊特高級研究學者 編譯 劉江波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