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5月21日發表文章: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已故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晚年曾說,一種共同貨幣,也就是一個貨幣聯盟,如果沒有政治經濟聯盟關系的支持是無法長久為繼的。他的意思是,一個開放的經濟體,不僅要保證商品、勞動力和資本的自由流通,還需要一個強勢的中央財政權威機構的統領以及一家強大的中央銀行作為后盾。后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是保證貨幣堅挺的兩大支柱,但生產要素的自由流通機制也同樣是維持共同貨幣的必要因素。
歐盟目前財政失衡,成員國國債危機四伏。盡管這一組織擁有一個強大而自主的中央銀行,但各國財政卻是各自為戰的,而各國在政治層面上的統一也只是表面和局部的。訂立于1991年《馬斯特里赫特條約》(Maastricht Treaty)理論上要求歐盟各國按照統一標準執行嚴格的財政規范制度。條約限制了各國政府赤字及債務水平的上限。這種限制結構顯然是要避免因各國財政政策不對等而出現的組織內部不公平現象。《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其實正是要規避目前希臘給歐盟造成的困境。顯然,這一條約并未起作用。就風險水平而言,歐元區國家國債水平居高不下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在一個穩定的世界中,《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的規則框架如果能得到強制實施,或許會起到預期作用。但在一個危機四伏的世界中,該條約創造的是一個脆弱的體系,因為這一體系只接受一種溫和的反周期性政策,其他財政政策均被排除在外。難怪早在歐盟成立后的第一個十年中,組織內部的核心國家及次要國家便屢屢突破條約為其設定的限制。如今,世界性金融危機背景下,稅收減少,社會保障支出增加,各國的“越界”行為屢見不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的一項分析稱,此次金融危機爆發,發達國家政府財政刺激計劃中超過80%的資金都是被迫拿出來的。
歐盟自身存在反周期性并非壞事。但如果這種反周期性在金融危機后會帶來財政失衡的威脅或者國債過高的危險,那么執行反周期性政策的適當性便值得商榷。換句話說,執行反周期性政策時的赤字或債務水平(或者兩者同時存在)不宜過高,但歐盟眼下的赤字與債務水平顯然不符合實施反周期性政策的基本要求。反周期性政策并不意味著在經濟繁榮時可以允許適當的赤字水平,而在經濟衰退期可以容忍較大的財政赤字存在。
如果目前歐盟執行的預算規則太過嚴格,在危機時代形同虛設,那么這種看似嚴格的預算規則實則為輕率的財政決策和行為敞開了大門。從理論上說,嚴格、深入的監控體系能夠區分真正謹慎的反周期性財政行為與揮霍行為。但在實際應用中,其實難以強制實行這種理論上的監控。歐元區目前面臨的緊迫挑戰是某些國家財政穩定程度不斷下降,而這些國家的信用等級也已跌倒谷底,債務成本與日俱增。對希臘而言,外部援助遲遲不來,國內政府也沒有拿出一個令人信服的復興計劃,即使國債到期,也只能繼續拖欠下去。就算歐盟為希臘提供了援助,許多人認為希臘仍將繼續拖欠到期國債,因為要徹底恢復希臘財政平衡所需資金量是一個天文數字。
歐盟成員資格規定不能將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作為財政調節手段。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可供選擇的辦法是將國內通貨緊縮與極端的財政緊縮相結合。也就是說,希臘人的工資、收入和一些非貿易型產品的價格要在一段時間內維持緩慢或者負增長態勢。但通貨緊縮對國家而言是一個相當痛苦的選擇,出于維持政治穩定的考慮,很難真正用于實踐。歐盟對歐元區國家的限制與美國對陷入財政困境的某個州的限制類似。因為共同貨幣的原因,貨幣貶值也不是一個可行的選擇。美國聯邦儲備署不會主動依靠通貨膨脹擺脫困境。此外,美國也有規章制度與《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相似,不鼓勵,也不允許各州長期出現高赤字。這就意味著,在面對像這次這樣大規模的金融危機時,各州財政都傾向于執行順周期性財政政策。為什么美國這樣的聯邦財政體系并不像歐盟那樣脆弱呢?因為美國有兩個“安全閥”維持國家整體財政的穩定:一是美國具備一個穩定的中央政府,能及時有效地應對財政赤字,二是勞動力可以在美國各州間自由流動。
歐盟并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財政結構可以及時發布并執行反周期性指令。盡管歐盟長久以來始終在努力實現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但由于歐盟各國間在語言、法律和規章制度上的差異,歐盟內部的勞動力流動一直受到限制。此外,美國國內各州發行債券并不等價,因此市場就有足夠的空間懲罰那些財政行為不夠謹慎的州。如果歐盟想要建立真正意義上的統一貨幣組織,并且使各成員國的國債風險水平保持在一個相對統一的水平上,那么歐盟首先需要確保各成員國遵從的財政限制相對一致,并且這些限制制度必須行之有效。但這也就意味著,歐盟需要建立一種更加強有力的機制促使各成員國對金融危機采取統一的反周期性應對策略。
歐盟各國領導人最近表示他們有意調整《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的結構。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他們或許會修改條約的有關規定,提升各成員國在國家操作層面上的跨期財政靈活性。但這樣將會帶來異常復雜的局面。要想有效監控國債水平,適時調整并實施相應的財政政策,一國政府必須具備豐富的財政管理經驗、出眾的執行能力和調配各種資源的技巧。否則,即使在框架內給成員國更大的自由度,也無益于改變現狀。解決歐盟財政困境一種長效途徑是建立歐盟中央財政儲備,在經濟繁榮的增長時期積累必要的金融資源,以備不時之需。也可以把這種儲備性積累稱為“維穩稅”,遇到經濟衰退的年景,便可以停止繳納。但要實施這一步,必定要求歐盟在某種程度上建立起中央財政體系,需要歐盟發行統一國債。但各國政治領袖是否會同意這樣做仍然是個未知數。
目前可以朝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是在現有條件下,建立起某種程度上的歐盟中央財政體系,有權發布和實施一定限度的反周期性指令。這樣可以保證在成員國國家層面上的執行相關財政政策的有效性,同時為歐元提供其迫切需要的統一財政政策。歐元區成立時,人們就廣泛認為建立行之有效的財政規范體制是歐元區得以維系的基礎。全球金融危機正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現在的挑戰是要將規范與靈活結合在一起,以保護集體利益。盡管這樣做意味著各國將完全喪失財政主權,但各成員國必須面對現實,惟其如此,才能把歐盟這一貨幣聯盟維持下去。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sdianying02.cn/cndy/2010-05/21/content_9875593.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作者為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坦福大學名譽教授 Michael Spence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