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5月7日評論版文章:美國和俄羅斯簽署了新的戰略核裁軍條約。根據俄美官方的說法,兩國將各自削減三分之一的核彈頭數量,但實際削減數量不過幾十個而已。
然而,這項協議的簽訂還是卓有成效的。它推動了兩國政治關系的正常化,并給兩國將來的合作與友好發展奠定了基礎。
戰略核武器問題重返世界政治舞臺,增加了俄國的政治砝碼,進一步表明俄國仍可以利用其核優勢維護其世界超級大國的地位。同時,這一協議的簽訂提升了奧巴馬的政治地位,使其在短時間內成為美國近幾十年來最具建設性和最有成果的總統。
緊隨美俄戰略核裁軍條約的簽訂,核峰會在美國華盛頓召開。核峰會對于奧巴馬政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使得防止核擴散成為美國的招牌政策。雖然核峰會就某些問題達成一致,受到與會各國的歡迎,但這都不及核峰會留給世人的另一印象——世界各國領導準備攜手合作共同應對核擴散。
但是,對于核武器對于當今以及將來世界的作用的爭論只是剛剛開始。過去以討論的方式建立的世界核不擴散體制,如今幾乎沒有任何效力。人們質疑從原來體系繼承下來的理智和概念是否可以立足。問題的核心在于:很明顯,核武器是一種不道德的武器,一顆核彈的不道德程度是戈矛或刀劍的幾百萬倍,步槍的上萬倍,機槍的幾千倍,齊射系統或者集束彈的數百倍。
但是,核武器同樣有一個明顯的道德區分:核武器不同于其他武器,人類歷史上大規模戰爭以及人民、財產、文化方面遭受大規模的損失都是一種人道悲劇。然而,核武器正是一種有效制止這些悲劇發生的手段。毫無疑問,反對核武器,努力減少核武器是一個道德目標,至少在抽象意義上是如此。但是這只有在人性產生變化的前提下才是合適的。
很明顯,支持消除核武器的人相信這樣的變化時可能的。但我卻不這樣認為。事實上,如果沒有核武器,或者只有很少的核武器,世界就會處于極度危險的境地。
核威懾是一種可能會使成千上萬人喪命的威脅,它是一種不符合傳統道德觀的概念。但實際上,核威懾卻非常奏效。它可以防止災難性的戰爭發生,同時可以使得人們更加文明、謹慎。1990年由于俄羅斯政治發生動蕩,核威懾的這一極力量削弱,北約這一所謂的民主和平國家組成的盟,悍然對南斯拉夫發動侵略戰爭。現今,俄羅斯恢復了核實力,這樣的軍事行動幾乎不可能發生。在南斯拉夫之后,北約又無緣無故地發動了伊拉克戰爭。
在幾近理想的世界中,俄羅斯與美國無需大規模儲備核武器。但是,在當前的國際環境下,如果大幅度的削減核武器,會讓小的核國家占有優勢,他們就會憑借潛在的核實力與大國勢均力敵。
此外,最大限度地減少核武器會從理論上增加導彈防御體系的有用性和其不穩定的作用。盡管發展非戰略導彈防御體系或許會有用,但這個還有待進一步討論。
如果戰略核武器的儲備被消減,正如美國、歐洲和俄羅斯的一些專家所提議的那樣,那么俄羅斯正在進行的軍事改革的反對者就會找到更多的理由反對重新配置該國的常規武裝部隊,要求以一種更靈活的反應能力應對來自北約的對抗和其他的正面威脅。
同樣,如果美國撤走其在歐洲部署的戰略核武器,美歐之間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將被削弱。許多歐洲國家,尤其是北約新的成員國,需要更多的保護,使其免遭來自“俄羅斯巨人”的威脅。
國際團體似乎失去了它的戰略方向,不再關注實實在在的問題,而是關心一些諸如國際秩序不穩定的問題,試圖應用冷戰時期的的裁軍概念。這或許會起到一點作用,但從很大程度上來說,都與今天的國際形勢相背。
我們現在要急于想清楚的問題是,如何在核俱樂部成員國不斷增加的情況下,繼續維持世界的相對穩定。為了這一目的,兩大核國家在對其他新的核國家施加核威懾時協調一致。
此外,它們應該給其他非核國家提供安全保障,這些國家往往缺乏安全感。首先,很有必要填補中東地區的安全空白。中國作為崛起的策略成員國家應當加入這項政策之中。
同時,非常有必要舉行軍備管制談話,使國家軍備顯得更加透明,此外,還可以增加大國之間的信任。這就是它們的有用之處。
因此,不要再效仿冷戰時期的條約,而是發起一場國際對話,討論軍備和核武器在當今不斷變化的社會中所起的作用。我們可能最終會意識到消除核武器不僅僅是個神話,而是一個有害的神話。核武器非常有用的資產,它將繼續并將一直拯救人類自己。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sdianying02.cn/cndy/2010-05/07/content_9819801.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作者為莫斯科大學世界經濟與外國關系學院院長Sergei Karaganov 編譯 劉江波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