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佛牙寺城絢爛迷人
最后的古都
錫蘭封建王朝曾經有過數座古都,Sigiriya,Anuradhapura,Polonnaruwa,最后一座都城就是Kandy。錫蘭的歷史上的所有都城,都是處于中部的地區,只是到了近代因為資本貿易的需要,Colombo這樣的海邊城市才取而代之。不過論起安全和保衛,似乎建都在中部的山區,更易防守外敵。一個國家的首都在海邊的不多,因為地理原因就決定了容易失守,似乎并不理想。不過一個國家如果擅長海戰,而又重視海上貿易那就有可能建都海邊了。
Kandy距離Colombo還是比較近,車程2個半小時就到了。沿途經過波蘿園林,出產的波蘿有大又甜,十分誘人,一路上很多出售波蘿的小賣鋪,而且價格十分的便宜,可以一飽口福。
臨近Kandy有一個大象孤兒院,里面有野生大象幾十頭。這些大象都是人類在蠶食自然,開辟新的莊園時失去了家園。它們或者闖入人類的莊園被捕獲,或者因為失去食物來源而生病,最后斯里蘭卡人索性在當地建造了這座專門圈養大象的公園。當人類因為一己自私而對自然索取更多時,動物往往是最可憐直接的犧牲品。這些大象被人類飼養,失去了自由的天地,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悲哀。旅游者的門票收入則是養活這些大象的經濟來源。這座公園并不美麗,不過游人絡繹不絕,一方面是看看日益稀少的印度象,另一方面則是為人類自己贖罪吧。
|
|
|
歷史照片見證Kandy城的變遷 |
Kandy是斯里蘭卡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最后的封建之都。當15世紀歐洲人憑著船堅炮利征服了Kandy,也就代表整個島國臣服于外敵的腳下。
如今斯里蘭卡最著名的三座城市,Colombo,Galle,Kandy都留下了殖民者的痕跡,隨處可見的英格蘭鐘塔與佛廟佛像相應,一邊則是數百年的沉淪,一邊是千年的歷史。
如果說Colombo是那個時代的新生兒而走向繁榮,那么Kandy,無疑是那個時代最后的見證者,它目睹了傳承兩千年的王朝隕落。
說起歷史,Kandy無疑更令人沉重。作為兩千年傳統的佛國,甚至有著比印度更為執著于Sakyamuni的國度,這樣的陣痛無論如何都應該是整個民族的辛酸。
Kandy最著名的建筑是佛牙寺,供奉著佛牙舍利,據說是Sakyamuni的牙齒,于上世紀八十年代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人類遺產。佛牙寺是斯里蘭卡佛教徒朝圣的最重要的圣地,每天香火不斷,遇到重要的宗教節日更是張燈結彩,穿著傳統服裝的男男女女以傳統的印度式化妝,虔誠的舞蹈向佛祖表示敬意,而盛裝出行的大象則成隊的游行,將慶祝儀式推向高潮。在Kandy城,每年的7月底8月初是佛牙節,整個城市傾城慶祝,所有主要街道盡皆禁止車輛通行。而位于佛牙寺所在的中央主干道,則是整個慶祝儀式的中心所在,據說路邊兩側擺滿了觀眾的座位,而一個座位票價高達20美元,即便這樣也還是座無虛席,人山人海。這是蘭卡民族的節日,也是為數不多的有著歷史傳統的節日。
Kandy城以Kandy湖為中心,湖水清澈,各種水禽游弋水面,湖岸邊古樹參天,綠蔭成林,游人寫意的散步。湖一側是佛牙寺,另一側是座小山,上面是旅館和一些寺廟。Kandy的古代王宮已經毀于戰火,只留下少數的寺廟和部分的皇家建筑,而更多的則是歐洲人留下的建筑,不能不說這是種遺憾。
|
|
|
供奉佛牙舍利的Kandy佛牙寺 |
歐洲人長達數個世紀的全球殖民統治,摧毀的文明數不勝數,而這里只是其中之一。不同的文明有著不同的美,不同的內涵,有著對世界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哲學觀。
在聯合國如今日益強調文化多元化,保護多種文明的同時,全球化的腳步卻越來越急促,互聯網和超音速的客機將各種文化同化,而美國式的生活方式則通過電影潛移默化的影響著這個星球上整整一代的人。我們是否要審視一下自己,中國也有長達數千年的封建歷史,自己的文化也源遠流長,但如今我們除了滿大街的汽車和幾乎一樣的摩天高樓外,那什么來懷念自己的文明。
無怪乎外國人說,到中國任何一個城市都感覺一樣。一個民族最可怕的是丟失自己的文明,而這一切似乎正在我們身上發生,西方的圣誕節幾乎成了中國僅次于春節的盛大派對,對于一個不信奉基督的國家,這不是一種奇怪嗎?
Kandy有著純正的本地食品,在中央主干道上的Devon味道不錯,辛辣有味,價格也不算貴。可惜的是沒有空調,吃的滿頭大汗。就著大街上震耳欲聾的馬達聲,吃一頓地道的蘭卡飯,也算是不虛此行了。
蘭卡趣聞
情人墻
Colombo的Galle
Road沿著海濱從北向南延伸十多公里,這一帶是Colombo的商務商業中心,商店成群,寫字樓林立,各類機構和知名公司的辦公室都在租用在此。不過這里的道路狀況十分不理想,都是雙車道,加之又是從Colombo去往Galle的主干道,每天的堵車情況嚴重。Galle
face是Galle
Road最北端的一截,是Colombo最著名的濱海大道,風景優美,游人眾多,現代高樓和歷史建筑相映,這一帶集中了科倫坡最好的酒店,也是國外大使館比較密集的地段。
千里鐵路
斯里蘭卡國內的交通除了大巴士以外,就屬鐵路最為方便和經濟。蘭卡的鐵路有數千公里,其中有600余公里的鐵路是沿海而造,坐著這樣火車觀賞風景,沐浴海風,看著異國建筑,真是別樣情趣。不過這里的火車大多破舊不堪,而且沒有空調,也沒有門窗,蘭卡人喜歡吊在門口邊吹風邊看看景色,遠遠望去一列火車上竟然是兩側滿滿的掛滿了人,甚是壯觀。斯里蘭卡的火車除了貫通國內各個城市間,在Colombo甚至實現了一部分地鐵的功能,每天可以看到很多的人乘坐火車上下班,避免了路上的大堵車。
漂流
從Colombo去Nuwara
Eliya的路上是一條貫穿蘭卡的河流,有部分的區域水流湍急,且兩岸景色秀麗,十分適合漂流。有好幾家店組織漂流,我們任選了其中一家,用過免費的午餐,換好泳裝穿好救生衣,登上皮劃艇出發,不湊巧的是恰逢蘭卡的枯水季節,水流不到平時的一半,也沒有遇到什么翻艇之險,倒是在一處河面寬整,水流緩慢的地方大家都入水游了很長時間。在天地之間暢游的感覺十分舒服,不是泳池之內可比擬的。漂流全長5公里左右,如果在豐水季節,水流湍急,有十來處落差比較明顯的地方,漂流的感覺將十分刺激。
深山修行
蘭卡是佛國,在不少深山之中都有修行的僧人。在Kandy附近就有一座小山上,依著巖石修建了僧人修行的廟宇。我們一路攀登而上,路上還偶遇了一個歐洲的和尚,白膚碧眼,剃度光頭,身穿袈裟,手拿念珠,和我們用英語攀談半日。原來是來自意大利的和尚,來這里修行已經半年了,除了偶爾下山采購一點日用品,終日在山間參悟佛法。山間流水潺潺,大樹參天,環境十分幽雅,給人一種與世隔絕的感覺,我們也不敢大聲說笑,唯恐驚了佛門的清凈。
山腰之上果然修筑了小廟宇,栽種了菩提樹,修筑打坐的石臺。而一處得道高僧坐化之后的尸骨儲存于玻璃柜之中,讓人不得不肅然起敬。我們一行拜訪結束后,下山不遠處就是一個號稱蘭卡最寬的瀑布了,到達一看,水淺處不足濕腳踝,水深處也不過半人,寬總有10米,而瀑布中間的一塊巨大的黑石則十分的醒目,不知是那位仙人將這石頭運來。
(編輯:王晶 來源:天涯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