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了“腳”的漫步機、銹了軸的扭腰器……記者近日走訪北京的多個社區發現,由于缺乏有效管理,不少戶外健身設施受損未能得到及時修護,不僅影響使用,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全民健身路徑,這項旨在方便百姓在家門口鍛煉身體的民生工程,卻遭遇“建而不管、白忙一場”的尷尬。
健身器械,很受傷
12月26日下午,東城區安化北里小區的健身廣場上,4、5個老人一邊聊天,一邊活動著四肢。幾米開外的地方,就是上肢牽引器、轉腰器等健身器械,無人問津。
“有現成的健身器械,干嗎不用?”記者好奇地問道。
“好些器械都有毛病了,稍微一動,就‘嘎吱、嘎吱’響,影響別人休息。另外,也怕用著不安全。”64歲的王大爺對記者說。
在王大爺的指引下,記者看到,一臺鐘擺器的軸承部件開裂,擺動起來有些吃力;而8張腹肌板中,有2張的靠背木板已不知去向,只剩下光禿禿的鐵架子。
“平時沒有人維護嗎?”
“沒見有人管。”
在西城區長椿街東里社區一健身園地,扭腰器的底盤與地面已完全脫離,根本無法使用,牽引器則銹跡斑斑。在朝陽區小莊社區的健身廣場上,幾件健身器械自身雖無大恙,但周圍停放著好幾輛小汽車,儼然成了一堆擺設。而西城區廣內街道的一處健身路徑命運最為悲慘--健身器械已蹤影全無。“壞了之后一直沒人修,先是有人用來曬被子,后來收廢品的人就給拆走了。”附近一位居民說。
在其他一些小區,記者也看到不少有不同“殘疾”的健身器械。
有人用,少人管
2003年出臺的國家標準規定,有活動部件的戶外健身器材安全使用年限不得少于4年,固定部件式戶外健身器材的安全使用年限不得少于6年。那么,為何在現實中戶外健身器材多“短命”?
“有些是器材本身質量不過關。除此之外,日常管理不善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北京國體世紀體育用品質量認證中心總經理助理李爽表示,從整個行業的調查情況來看,相當一部分戶外健身器材受損未達到設計使用壽命,與不按相關說明使用有關。
安化北里小區的王大爺也反映說,由于沒有專人看管,有些人胡亂擺弄健身器械,一些調皮的孩子更是把健身路徑當作游樂場,又踢又打。
事實上,關于全民健身路徑設施的維護、管理早有規定。國家體育總局2000年發布的《中國體育彩票全民健身工程管理暫行規定》提出,全民健身路徑實行“誰受贈誰負責、誰受贈誰管理、誰受贈誰維修”的原則,各級體育行政部門作為捐贈方與受贈單位簽訂捐贈協議和責任書,由受贈單位負責全民健身路徑的使用、維護和管理。也就是說,全民健身路徑由所屬地管理,即街道和社區負責。
不過,在記者所采訪的社區、街道中,由于經費有限,幾乎沒有一個受贈單位能保證設專人管理、維護健身路徑。“基層活兒多,就那么幾個人,怎么可能忙得過來?”某社區居委會一位工作人員抱怨道。
民生工程需齊抓共管
我國第一條全民健身路徑于1996年在廣州誕生。截至2010年,國家體育總局累計投入本級體育彩票公益金6億多元,資助全國各地建設全民健身路徑1萬多條,帶動、引導各地建設全民健身路徑16萬多條。這些建在群眾身邊的體育設施,大大改善了城鄉居民的健身條件。
如何才能保證全民健身路徑有人建、亦有人管,讓這項民生工程持久地惠民、利民?
“關鍵要不斷加大財政投入,特別是區、縣一級的政府。”北京市體育局群體處副處長朱宏表示,將努力推動區、縣一級政府把全民健身路徑的維護管理開支納入本級財政預算,這樣一來,社區和街道才能建立起“隨壞隨修”的健身路徑維護、管理機制。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鮑明曉認為,全民健身路徑工程既然屬于公共體育服務范疇,體育行政部門就有監督管理的義務。因此,他建議,體育彩票公益金除用于全民健身路徑的建設外,還應劃撥一部分配套資金專門用于管理維護。
鮑明曉還表示,相關部門在戶外健身設施的采購招標過程中,不僅要比較企業的產品價格,更要比較維護、保養等售后服務質量。他說,企業在全民健身路徑的維修、養護多承擔一些,既可體現其社會責任感,同時對其市場營銷也大為有益。
來源:新華網(記者 高鵬)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