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天前在海口進行的中國武術散打功夫王爭霸賽中嚴重受傷的名將上官鵬飛終究沒能打贏這場“生命之劫”。這位年僅23歲的小伙子用他的猝然離世告訴我們,體育的觀賞性固然重要,人的生命更加珍貴。
在上官鵬飛辭世后兩天,作為賽事主辦方的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終于對此事作出了正式的官方回應。運動員在比賽中出現傷亡事故,是組織者、觀眾和其他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事情。然而,由上官鵬飛事件引發的商業武術散打比賽運動員安全的問題,必須直面。
舉辦商業武術散打比賽是為了繁榮市場、吸引觀眾來看,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不能因為要增加比賽的精彩程度,犧牲運動員參賽時的安全系數。
近年來國內的商業比賽逐漸增多,包括散打在內的職業搏擊火爆起來。為了增加比賽的激烈程度和刺激性,在這些比賽中,大多數參賽運動員不戴除拳套、護襠外的護具,而且有些賽事還延長比賽時間,增加局數,并放開對膝法攻擊的限制,這給運動員的安全帶來隱患。
作為武術散打項目的管理者,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責任重大。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所制定規則尺度的寬嚴松緊以及現場裁判對于局面的掌控是否得當很可能直接關系到運動員的人身安全。
在各種影視作品中常常能見到各種由參賽者自負生死之責的地下搏擊賽,其中不乏血腥之作。然而,由官方機構主辦的權威賽事,豈能將運動員的生死交由天定?
亡羊補牢,未為晚矣。上官鵬飛用生命換來的教訓,后來者務須謹記。無論是不是商業比賽,參賽運動員的生命安全乃頭等大事。運動項目的推廣、普及和商業運作固然重要,但是絕不能因為要增加比賽的觀賞性和精彩程度就拿運動員的生命當賭注。這樣的賭局,誰都輸不起。
逝者已逝,留給生者的思考應該有很多。武管中心認定,上官鵬飛事件“純屬偶然”。然而,人命關天。在生命面前,我們絕不能輕易拿偶然當借口。作為官方的項目管理機構,武管中心有責任盡他們最大的努力從規則設計、裁判掌控、賽前體檢等各方面排除可能危及運動員生命的千分之一、萬分之一,莫讓比賽變成“搏命”。
從武管中心披露的信息來看,商業武術散打比賽的運動員傷殘保險并沒有與國際接軌,距離充分和完善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盡管武管中心相關領導表示對于上官鵬飛的善后工作會做到人性化、讓家屬滿意,可這顯然無法從普遍意義上解決參賽運動員的后顧之憂。
在悲劇發生之后,武管中心的信息發布也應當更加公開透明。把搶救傷者的任務放在首位是值得尊敬的,可是及時向公眾發布相關信息也是賽事主辦方和組織者的責任和義務。信息的遲報,不僅影響了公眾的知情權,對武管中心維護自身形象也十分不利。
對于項目管理者來說,上官鵬飛之死是一個教訓,也是一個契機。武術散打項目具有很大的魅力,廣受群眾喜愛,不能因為上官鵬飛之死就否認項目發展的大好局面和積極效應。但是,只有認真解決好由此暴露出的各種問題和潛在的隱患,火爆的武術散打商業賽事才能有持久穩定的繁榮。
來源:新華網(記者 王鏡宇)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