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6日),中國籃協下發通知,“嚴禁賽區播放刺耳音樂影響客隊罰籃、進攻”,否則“將嚴格按照聯賽有關規定,對俱樂部和主隊DJ進行處罰”。這其中,歌曲《忐忑》被點名批評。
自《忐忑》在網上流傳以來,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高居中國“神曲”寶座。在浙江稠州銀行的主場,客隊任何一次進攻,都回避不掉這如雷貫耳的“歌聲”。
可是,《忐忑》真的會對比賽結果產生影響么?即使廣東東莞銀行也曾“深受其害”,卻并不曾以此為表現不佳的借口。
籃協以官方名義禁止播放此曲,不是小題大做,簡直是無事生非了。《忐忑》所以為“神曲”,只因其不知所云,遠達不到高音喇叭和鑼鼓的刺耳程度。真正刺耳的,應該還是場邊的污言穢語和人身攻擊。中國足球聯賽中,主隊輸球后球迷動輒圍毆點火砸大巴,那才是最讓客隊“忐忑”的一幕。
體育競賽以勝者為王,要的是實力說話。廣東單外援能拿下遼寧,遼寧單外援卻制不了廣東,就是用實力說話。廣東本賽季遭遇各種困難,在主場輸過4場球,也從來沒想過給客隊放一首《忐忑》,因為他們對自己有信心。沒有人需要籃協時不時扮演“聯賽家長”的角色,那種不是停賽便是罰錢的管理方式只是懶人的做法,高高在上的領導們似乎從未想過要深入到各個俱樂部中間,和俱樂部一起探討賽場氛圍和球迷素質培養的諸多細節。
昨晚中山球迷主動為遼寧隊表現出色的球員鼓掌,證明了賽區及其組織者的工作成效,同時越發凸顯了中國籃協的一刀切。沒有了《忐忑》,比賽不會受到根本性的影響,可籃協的懶人作風卻讓人不由得為中國籃球的未來捏了一把汗。王仕鵬在微博說他“想不明白”,我也想不明白,不知道中國籃協想明白沒有?
來源:東莞時報(劉楊)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