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將至,游泳成了不少孩子和家長們消暑納涼的好選擇,有些孩子在暑期也開始學習游泳。專家表示,游泳雖是鍛煉身體和納涼的好事,但如果身體不適宜就不要去游,或是游泳前要做好防范工作如帶鼻夾、耳塞等,防止嗆咳后臟水進入耳部和鼻腔。如果出現不適癥狀,不應拖延,要馬上到專科醫院就診,以免加重病情。
嗆水易引發鼻竇炎
“初學游泳的人很容易嗆水,由于咽鼓管是連接耳、鼻、咽的通道,水嗆到鼻子里,分泌物、細菌等嗆到鼻竇,可能有過敏原或是刺激物體,容易引發鼻竇炎。”451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卓敏解釋說,由于鼻竇炎和感冒一樣,都有頭痛、鼻塞、流鼻涕的癥狀,會讓人誤以為是感冒,其實兩者是有區別的:感冒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除上述癥狀外,咽喉痛、咳嗽等全身性癥狀明顯,頭痛也更劇烈。而鼻竇炎局部癥狀明顯,嚴重的會出現流膿鼻涕、上頜骨、面部疼痛、額頭痛等。因此,為避免此情況發生,初學者應糾正不正確的跳水、呼吸、擤鼻等方法。“當水進鼻后,不可用手捏緊兩鼻孔使勁擤,應該用手指壓住單側鼻孔逐一輕輕擤。”
另外,游泳也易引發“過敏性鼻炎”。專家解釋到,為防止通過游泳池水傳染疾病,游泳池館一般會經常向游泳池投放“漂白粉”,這是常見的過敏原,不少患者容易對其產生過敏現象,從而引發鼻炎、哮喘及丘疹性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此外,游泳池內空氣濕度很高,溫度適中,最適合塵螨繁殖,敏感的人在這樣的環境從事劇烈運動容易誘發過敏和哮喘疾病。
對此,專家建議,選擇游泳館時一定要去正規、水質達標的游泳館。“可以聞聞游泳池水的氣味,若有嗆鼻的漂白粉味,最好不要下水。還應根據個人體質控制好游泳時間,不宜時間過長,以避免水中氯元素對身體的傷害。而游完泳后要用清水徹底清洗,頭部、臉要重點清洗。還要注意沖洗鼻腔,以清除鼻涕、保護鼻粘膜、預防鼻炎。”
游泳后掏耳朵方法要得當
很多人在游完泳后,外耳道里會有一些積水,有些人會很細心地用棉簽或耳挖勺掏耳,卻不知道棉簽等硬物會損傷毛囊、耵聹腺、皮脂腺等,有的還會形成膿腫,導致疼痛,吞咽時疼痛會加劇。“若耳朵疼痛較劇烈,就要警惕是否中耳炎發作。”市中心醫院耳鼻喉科權醫師說,中耳腔發炎的話,炎癥易導致液體滲出,而耳咽管阻塞,導致液體引流不出去,在中耳腔越積越多,就會導致耳朵悶脹,疼痛一般難以忍受,更厲害的話還會把耳膜脹破,而這種炎癥引起的耳膜破裂,一般很難自動愈合,會嚴重影響聽力。
此外,卓醫師建議耳炎患者不宜游泳。如果一定要游,可通過戴耳塞等方法防水。如果已經發生流膿現象,應盡快到醫院處理,以免加重病情。常游泳的人,預防發炎,可以使用游泳專用耳塞,以防水進入。若水跑進耳朵,千萬不要私自亂掏,因為這樣會損傷外耳道壁、鼓膜,引起外耳道炎或中耳炎的發生。正確的方法是:游泳上岸后,將頭偏向一側,并用手向后上方牽拉耳廓,并單腿跳躍,可將耳內的水流出來。游泳完最好查看自己外耳道上是否有上皮脫屑等分泌物,并清除干凈,以防因游泳時水液浸泡后刺激耳道皮膚引發感染,平時戒除經常挖耳朵的習慣。
來源:西安晚報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