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CHINADAILY手機報 |
山東 > 濟寧
|
第三屆中國(魚臺)孝賢文化節隆重開幕 2010-10-18 09:40
中國日報網消息,據山東新聞網消息:10月15日晚,第三屆中國(魚臺)孝賢文化節在魚臺隆重開幕。本屆孝賢文化節以“弘揚孝賢文化,實施科技興縣、人才強縣戰略,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魚臺”為主題,按照“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原則,大力倡樹“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思想觀念,積極營造重視科技人才氛圍,吸引更多人才來魚臺干事創業,全面促進魚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打造“孝”“賢”并舉人才新高地 金秋十月,稻荷飄香,素有“魚米之鄉、孝賢故里、濱湖水城”之美譽的魚臺縣,處處洋溢著濃厚的孝賢文化氛圍。校園里朗朗的經典誦讀聲不絕于耳,全縣敬業孝親的孝賢人物不斷涌現,一個個閃光的名字、一個個感人的事跡,源于該縣淵源流長的孝賢文化,并為魚臺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第三屆中國(魚臺)孝賢文化節開幕式上被評選為“魚臺縣首屆有突出貢獻的十大科技人才”身披綬帶上臺領獎,他們中有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鄉土人才……在孝賢故里的魚臺大地上呈現出一個各類人才競相迸發活力,貢獻聰明才智的良好局面。
“孝是精心侍親,賢是德才兼備。魚臺最早提出孝賢文化,并不斷弘揚孝賢文化,這是形成良好社會風氣、提高人才素質、構建和諧社會的有力保障。”中共魚臺縣委書記張曉玉說道。魚臺縣是孝賢文化發源地,至今“五里三賢”的佳話流傳不衰。“三賢”閔子騫、樊子遲、宓子賤,皆為孔門七十二賢中人,因在魚臺相距不過五華里而居,故稱“五里三賢”。 孝賢文化滋潤心田 “從前婆媳關系難處,自從開始評選‘好子媳’后,村里的媳婦都爭著孝敬老人,家家戶戶和睦相處,鄰里關系都變得非常和諧。”魚臺縣張黃鎮常李寨村支部書記趙少峰感慨道。 近年來,魚臺縣在對傳統孝賢文化進行挖掘、繼承的同時,魚臺通過舉行孝賢文化研討會、出版《孝賢故里論壇》論文集等形式,對孝賢文化進行現代化提升和轉換,采取各種措施大力推進孝賢文化建設,弘揚孝老尊賢的良好社會風氣。目前,在魚臺城鄉,孝老尊賢已蔚然成風。 2008年以來,魚臺縣先后成功舉辦了兩屆中國(魚臺)孝賢文化節,隆重表彰了山東省“十大孝星”和孝賢故里“十大孝賢人物”,發揮其孝親敬老的示范帶動作用,在全縣掀起了“學孝賢楷模、樹文明風尚”的熱潮;規劃建設孝賢文化主題公園和孝賢閣,在縣城主要街道制作懸掛了公益廣告牌和橫幅標語,建成七條“孝賢文化一條街”,營造濃厚地孝賢文化氛圍;在“百孝村”常李寨村設立了山東省第一個村級孝文化教育基地,創辦開通了孝賢故里網,為孝賢文化傳播和群眾活動提供了硬軟件平臺。 另外,魚臺縣開展了以“弘揚孝賢、關愛老人、共建和諧”為主題的“百千萬孝德工程”建設和“孝賢文化進校園”活動,加強青少年學生經典誦讀和敬老愛老宣傳教育,讓孝賢文化進村入戶,家喻戶曉;聘請著名表演藝術家劉蘭芳、馬金鳳、唐愛國等為“孝賢文化大使”,拍攝了大型音樂電視劇《孝賢閔子騫》,編印了《孝賢故里孝賢故事》連環畫冊……通過全民參與、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孝賢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浸潤到每個人的心田。通過三屆文化節的成功舉辦,孝賢文化也早已傳播到四面八方,“孝賢文化”品牌也越叫越響。 來源:山東新聞網 編輯:李晶 |
|
|||
|
||||
客服電話:010-84883300 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
||||
版權保護:本網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獨家所有,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