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傳統式教學更受同學青睞
英國學聯大會指出,除非老師要求通過免費網絡教學,同學們大多迫切渴盼傳統式、以校園為主的教學方式。
英國學聯負責再教育的副主席、同時也是新學聯主席競爭者的皮爾斯(Toni Pearce)表示,他對外界認為同學們越來越喜歡網絡教學的說法,提出質疑。他認為,如此一來,傳統式、以校園為主的教學方式將受到影響。
她在會上發言中援引全英學聯對2800名同學進行的調查結果,這項針對網絡教學的調查將于六月公布。
她指出:“同學們實際上在使用開放式教育資源時,大多持保守態度。我們這次調查結果顯示,盡管同學們在自學過程中多使用網絡,但他們對自己的專業課還是更傾向于由老師帶領完成。”
她說:“那些對網絡資源不敢興趣、或不建議使用網絡資源的老師講授的課程,反而更有效果。特別當同學們不能享受到足夠的技術支持時,他們才不會用什么網上教學呢!”
她補充說:“我自己也很驚奇地發現,同學們如此強烈地希望留住傳統的課堂授課。通常人們總以為,這種課堂講授的方式已經過時了。”
皮爾斯女士同時質疑英國公共政策研究機構(Institute of Public Policy Research)近期的報告《雪崩來臨:高等教育面臨革命》。這份報告警告說,如果高校不重視迅猛增長的在線教學的話,即便是名校也難逃未來關門的危險。
皮爾斯說:“什么雪崩?這幫人神經沒問題吧!還說什么高等教育面臨革命?這種危言聳聽的話都敢往上招呼。他們這種結論的基本點在于認為,未來的大學生不愿在教室聽課,因為他們能從網上和很多地方獲取資源。但我們的調查反而顯示,同學們更喜歡通過傳統的教學方式來相互促進。”
她說:“大家都知道,擰成一股繩,我們能取得更大成績。單兵作戰、自己學自己的,能成什么氣候呢?”
皮爾斯提及的這份調查是與高等教育學會(Higher Education Academy)共同完成的。這份報告顯示,即便現在學費高漲,但有些同學還是對在線教學和獲取公共資源深惡痛絕。
她說:“有一部分同學認為,只有學生身份才能有資格獲取教育資源。他們感覺,教育資源面向大眾是不公平的。”
皮爾斯指出:“理解這種觀點雖易,但如何疏導很難。在市場化和競爭觀點的大環境下,免費公共資源這種觀念難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