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羅畢孔子學院的學生在學習寫毛筆字
環球在線消息:隨著中國綜合國力與國際地位的提高,全球興起學習了漢語的熱潮,作為中國政府積極推廣的海外漢語教學機構——孔子學院也在全球遍地開花。截至今年6月份,已有75所孔子學院在35個國家和地區落戶。預計,孔子學院的總數今年將突破100所。孔子學院的效果究竟如何呢?洋學生們能理解東方文化的神韻嗎?帶著這些疑問,本報記者走進了分別位于亞洲、非洲和歐洲的三所孔子學院。
·北歐:學生會用中文寫詩
本報駐瑞典特派記者雷達報道:“瑞典的夏天來得特別晚,但如果外面喝酒的人多了,那么夏天就不遠了;如果樹綠了、鳥也叫了,那么夏天就快到了;如果人們都感冒了(很多瑞典人在夏天會花粉過敏,癥狀比較像感冒),那么夏天就真的到了。”這是北歐孔子學院的一位瑞典學生用中文寫的一首詩歌。
成立于去年2月的歐洲首家孔子學院——北歐孔子學院設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郊的斯德哥爾摩大學,這里綠草如茵,環境幽雅。在這兒,記者看到了學生剛交上來的中文作文,他們的用詞非常簡單,但從工整的字跡可以看出,他們學習得非常用心。雖然學習漢語還不到一年,但很多學生已經能寫出幾百字的作文,有的學生還能寫出像上面的那首詩一般的押韻文字。
說起北歐孔子學院的成立,還有一個有趣的背景。由于全世界說瑞典語的人只有1000萬左右,所以瑞典人對本國語言的“愛惜”是出了名的,所有出版物、廣播、電視幾乎全部是瑞典語。很多當地人甚至表示,瑞典要保護好自己的語言“領地”,絕不能讓英語、德語“搶占了地盤”。但瑞典卻向推廣漢語的孔子學院大開綠燈,“這不僅因為瑞典有較好的漢學研究傳統,更因為中國文化及語言的魅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當地人。”孔子學院的李茂教授說。
李茂教授告訴記者,學院成立后的第一個月,就招收了一個漢語強化班,報名參加培訓的有幾十人,其中包括政府官員、從事對華貿易的企業界人士等。由于孔子學院的漢語教學更注重語言的實用性,所以培訓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從去年8月孔子學院開始招收正式本科生至今,學生總數已達到近90人的規模,這在斯德哥爾摩大學的各外語專業中,是非常可觀的一個數字。
北歐孔子學院的瑞典學生們,并不滿足于“紙上談兵”,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在這一年里選擇去中國“小試牛刀”。只學了一個學期漢語的珍妮就在去年夏天去了北京,上街購物時,她只會反復地用“這個太貴了,我沒有錢”來和對方砍價,但商家或許是看到一個老外說漢語實在親切,所以也總是會把價格降到珍妮滿意的程度。今年夏天,還有一半學生準備到中國去。
在北歐孔子學院,記者碰到一個中文名字叫孫艾玲的瑞典人,她今年已經66歲,是北歐孔子學院里年齡最大的學生。孫艾玲曾經擔任過瑞典國家人類學博物館的館長,有一次,她把一件中文的展品放顛倒了,這促使她下決心學習中文。孫艾玲告訴記者,以前參加的其他漢語培訓效果都不理想,而在孔子學院,自己已經堅持學習了近一年的時間。
現在,很多女學生都愛穿中國傳統的旗袍,不僅上課時穿,平時也會在各種場合“秀”一下。還有一次,孔子學院給學生們舉辦中國京劇講座,看著老師在臺上唱念坐打,臺下的學生們也是躍躍欲試,一個男學生還與老師用槍棒煞有介事地“比劃”起來。
談起這些“洋弟子”時,李茂總是頗為自豪。他說,去年圣誕節時,很多學生擔心他一個人過節的時候寂寞,就送來了瑞典的傳統燈籠。
李茂說,對瑞典人來講,學習英語、德語、法語等都是比較簡單的,因為這些語言與瑞典語都有或遠或近的“親戚”關系,但漢語則完全不同,無論語音語調還是字形,對他們都是陌生的。“他們覺得中國字不是字,而是畫畫,變化無窮。”許多學生在開始時,學漢語還勁頭十足,可沒兩天就出現了畏難情緒,不少人甚至打了退堂鼓。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中國文字,孔子學院的老師費了不少心思。李茂舉例說,外國學生寫“早”字,常常會把底部的“十”頂到“日”的中間或是上面,于是孔子學院的老師就像講故事一樣告訴他們,早上代表日出,所以上面是個“日”,下面的“十”表示地上的草,草總是在太陽下面的,而不會長得和太陽一樣高。
·韓國:辦得最早,發展最快
本報駐韓國特派記者徐寶康報道:韓國首爾市繁華的江南大道向左拐,沿著一條安靜的巷子,進去不多遠,就能見到一座8層建筑的正門口,懸掛著一幅“孔子學院—中國語教育中心”的標牌,十分醒目——這里就是2004年11月掛牌的全球第一所孔子學院。
記者走進去的時候,正好碰上一個小班在上課。記者看到,班上十幾個學員中,大部分是中年人,還有一個頭發幾乎全白了的高齡學員,學員們一臉專注,跟著一位韓國老師練習中文句型:“今天,我們要去哪兒……”這兒的老師告訴記者,首爾孔子學院面向全社會招生,晚上的學生比較多。來學習的目的也各有不同,大多數人是為了就業,有的人是對中國文化感興趣,還有人希望今后培養自己的孩子。
首爾孔子學院李充陽會長向記者介紹說,孔子學院共有專職講師15人,其中包括2名來自中國的教師。學院內開設了中文“正規課程”、“會話課程”、“漢語水平考試課程”、“周末講座”等,自開設以來,學員達到400人。“網上漢語教育”、“企業中文教育”、“少兒漢語教育”,是學院的三大特色。“網上漢語教育”開設一年來,點擊人數已達28萬人次。為使網上漢語教育與媒體相結合,他們在韓國最大的報紙《朝鮮日報》開設了“孔子學院嗒、嗒、嗒”專欄,目前已刊出280期。在《光州日報》上,開辟“孔子學院—你好漢語”專欄,目前已刊出10期。“企業中文教育”,由學院派出優秀講師前往SK集團、LG化學等企業,實施漢語教學。
李充陽會長說,在韓國創辦全球第一所孔子學院并非偶然。歷史上,在韓國世宗大王創建韓國文字之前,韓國通行的書寫與閱讀文字就是漢字。古時韓國舉賢納官,也普遍借鑒和采用中國的科舉制度,教材是中國的經書。中韓建交后,兩國關系迅猛發展。在這一大潮中,韓國掀起了“中國熱”,并成為名副其實的漢語教學大國。目前,韓國142所大學全部開設了漢語課程,社會上100多所教授漢語的“中國語學院”(培訓班)雨后春筍般地建立起來,在只有4900萬人口的韓國,如今有30多萬人正在以各種方式學習中文。漢語水平考試在韓國已經舉辦了14年,韓國考生今年再創紀錄達2.4萬人,居世界第一,占海外考試人數的67%。首爾孔子學院的誕生,為中韓兩國教育文化的交流和中國文化的推廣,提供了一個向更深和更廣方向發展的平臺。
孔子學院走的是“非營利”的普及漢語之路。學院的硬件全部由韓方負責,中方負責提供標準的現代漢語教學資料,幫助培訓當地漢語教師。孔子學院除漢語培訓外,還將承辦韓國漢語教師的資格認證和韓國的漢語水平考試等。這是韓國其他中文教育機構所不具有的。
談起學院目前存在的問題,李充陽會長說,目前主要問題是中韓雙方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投入不足,與實際需求存在巨大差距。學院拿不出錢來開展公益性活動,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在教材上,中方提供的教材多是適合西方國家的,注釋也沒有韓文,學生感到難度很大。要開發適合韓國人的中文教材,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學院目前十分為難。如何增加投入,培養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和開發出韓國人喜歡的漢語教材,已成為首爾孔子學院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
·肯尼亞:教師不夠,只能控制招生
本報駐肯尼亞特約記者肖水報道:如果不是看到那些坐在書桌前認真聽講的黑人學生,你一定會以為自己走進的是中國某個學校的一間普通教室——在位于內羅畢市中心的內羅畢大學校園內,順著整潔的石板路,走進一幢白色教學樓,三層樓道內一塊白底紅字的牌子上寫著:內羅畢孔子學院。推開樓道盡頭一間教室的鐵門,濃郁的中國氣息撲面而來:中國燈籠、中國結、漢語拼音表、長城和天壇的招貼畫,還有書柜里不同版本的中文圖書……
由天津師范大學負責籌辦的內羅畢孔子學院成立于去年12月19日,這是非洲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孔子學院。肯尼亞曾是英國的殖民地,原來很多人都是到歐美留學,對西方發達國家了解得更多。雖然,越來越多的肯尼亞青年對中國文化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卻缺少理解。此前,一些肯尼亞學生要想學習中國文化,只能不遠萬里到中國去,但現在,情況已經有了改變。
內羅畢孔子學院副院長宋麗嫻對記者介紹說,目前該學院有25名注冊學生,大多是內羅畢大學的在校生。自去年年底開課以來,來自天津師范大學的3位教師每周3次向學生們講授漢語,傳播中國文化。在進行常規漢語教學的同時,他們還結合書本,開展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如請中國駐肯尼亞大使郭崇立講第一堂課,向學生們講解中肯友好交往的悠久歷史以及儒家思想的精髓;請華人書法家介紹中國書法的歷史演變和博大精深的內涵,讓這些從未接觸過毛筆的黑人學生們親身感受中國書法的魅力;舉辦中國電影觀摩課,讓學生們通過電影了解中國歷史以及民俗風情。
在中國傳統佳節春節來臨前,老師們不僅在課堂上向學生們介紹過年貼“福”字、放鞭炮等的意義,還把學生們帶到中餐館,在操作臺前手把手地教他們包餃子……盡管正式注冊的學生只有25人,但每當上課時,孔子學院的教室里總是坐滿了人,許多其他學院的學生也會來旁聽,有時甚至還會在聽課者中發現內羅畢大學教職工的身影。談到為什么要來學習漢語,孔子學院學生班長盧卡卡·尼尤蓋薩對記者說:“中國的經濟發展得很快,又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在國際社會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對中國非常感興趣,所以我決定來孔子學院學習漢語。”
宋麗嫻告訴記者,希望學習中文的人越來越多,內羅畢孔子學院目前的規模已經遠遠無法滿足需要,當前最突出的問題是師資力量缺乏——只有3位中國教師,真正教學的只有2人,另一個要從事行政工作。受條件限制,雖然當初報名的人很多,但孔子學院只能招25人。另外,硬件設施也有待改善,語音教室和中文圖書室都還沒有建起來。
學生們還表示希望能擁有專門針對非洲的教材,現在學院用的基礎教材都是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為世界各地孔子學院統一編纂的教材,有不少學生希望學習一些有關旅游方面的漢語,因為到肯尼亞旅游的中國人越來越多,這方面的漢語很實用。(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