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座談報告文學《成德之道》:中國當代道德星空圖
![百家座談報告文學《成德之道》:中國當代道德星空圖](../../images/attachement/jpg/site1/20140721/002564a42cb61537086203.jpg)
成德之道
一位山東省領導讀后有感而發: “《成德之道》,一氣呵讀之后,深受震撼!歷史,文化,詩書,哲理,自然,人類,巨匠,布衣皆在其中;天地,乾坤,上下,陽陰,古今,西東,大小,靜動渾然一體。此題材極難寫,特別是在躁之社會。能以此體例及語言風格面世,已屬鳳麟。此書,校德行,校世風,長知識,開眼界,啟心智,壯民族。受益自有人在,功德自在人中。”
2014年6月1日,《經濟日報》刊發的《真正的“道德文章”》一文中指出:《成德之道》這是第一部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文化結合起來的文學作品。作品用文學的筆法,講清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用優美的語言講清楚了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作品挖掘和闡發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表明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這樣的作品,讓人讀來能夠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評論家李炳銀在《中國青年報》撰文指出:“《成德之道》不僅是寫劉成德的人生事跡,也讓讀者更靠近與他一樣的道德模范。作者通過在歷史和現實的縱橫范圍認識這些人物的精神和行動,在具體故事中展現其動人的力量。這些使得《成德之道》有別于其他很多同類題材作品的表現,避開了簡單的時間、人物經歷流水般的敘述,而有一種作者自己自覺結構把握和個性表達的特點。”(《享受道德帶來的幸福》)
中國散文學會的常務副會長、著名散文家紅孩評價說:“《成德之道》這部報告文學,通篇透著散文的風采、散文的神韻、散文的味道,是用散文筆法寫成的報告文學,所以,這也是一部散文佳作!”
評論家、中國作協創研部理論處處長李朝全撰文評價:“《成德之道》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作者帶著深切情感的抒發與思考、遐想與感嘆。他在列舉諸多道德模范、英雄事跡的同時,更對雷鋒精神和道德人生進行了不止息的追問、剖析與闡述。全書以情之所至、隨意潑灑的筆觸,暢述了作者深入的思索,因此具有思辨性特征。作品資料詳實,內容豐富,信息量極大。作者在文體和形式方面也進行了自己的探索,試圖打通散文隨筆與非虛構紀實文學之間的文體界限,行文帶有鮮明的散文化特征。”
濟南軍區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孟斌在《一部釋放強大正能量的好書》(刊于《文化藝術報》)一文中評價:“物質的富有,科學的發達,這并不完全是時代進步的標志,對傳統美德的繼承發揚,才是一個社會前進的強大內在動力。作者正是基于這種思考,去挖掘劉成德先進事跡的思想根源,從倫理的層面,從道德的制高點上,去詮釋民族的靈魂,去鑄造中國的脊梁。劉成德有許多閃光點,如愛國、愛家、愛集體、愛他人,這些平凡小事,作者正是把這些閃光點像串珠子一樣串了起來,才紡織出一道亮麗的風景。”“時代變革與社會的轉型,我軍面臨著兩個方面的挑戰:一是在價值觀念多元的時代如何塑造主流精神;另一個是軍隊的使命任務有了新的拓展,要保證高標準履行好使命任務,也就是習主席提出的,能打仗,打勝仗的能力。這兩項任務都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撐,《成德之道》無疑為這種任務的完成提供了強大的輿論上的支持。”“讀《成德之道》感悟成德人格,體味人生真諦,敬老慈幼,善良正直,團結互助,尊師重教,誠信待人,作者筆下的劉成德形象,像一曲激揚亢奮的民族大合唱,會激勵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去不懈奮斗。”
中國青年出版社文學編輯部副主任侯群雄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成德之道》是一部把雷鋒精神放在數千年中華文化之中進行觀照的圖書、一部為實現中國夢提供道德支撐和正能量的圖書、一部溫暖人心、指引光明、造血精神的心靈修煉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