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地處烏克蘭南部的克里米亞半島上,瀕臨黑海和亞速海,是烏克蘭境內唯一一個自治共和國。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俄羅斯不會聽之任之。其實早在17世紀,沙俄就同土耳其進行了9次戰爭,最終將克里米亞歸入俄帝國版圖。
從戰略角度看,克里米亞易守難攻,對東歐局勢有著十分重要的軍事意義,一直是戰爭中各方爭奪的要地。二戰中,德軍在占領克里米亞時就損失慘重。
如今的克里米亞60%的人口為俄裔,以這些人為主,他們支持俄羅斯,希望將克里米亞并入俄羅斯。除此外,克里米亞半島上還有烏克蘭人和韃靼人。韃靼人在斯大林時代被懷疑幫助過德軍而遭到了種族性的流放,大約46%的被流放的韃靼人死于饑餓和疾病,活下來的人在十多年后才被獲準回到克里米亞半島,所以韃靼人對俄羅斯人懷有抵觸心理。如今生活在克里米亞的韃靼人約30萬,占到總人口的14%。1954年,赫魯曉夫掌政期間,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
1991年蘇聯解體后,克里米亞半島成為烏克蘭的一部分,許多半島居民對此不滿。1992年克里米亞半島宣布獨立,然而國際社會普遍不承認,隨后又決定以“自治共和國”的形式留在烏克蘭境內。
克里米亞對俄羅斯邊防安全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這里也是烏克蘭親俄勢力的代表,必然成為此次烏克蘭沖突后續發展的中心。自從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克里米亞街頭不斷出現親俄集會,局勢愈演愈烈,明顯成為危機的新爆點。
下面回顧一下烏克蘭騷亂以來有關方在克里米亞的角力。
2月26日,親烏克蘭的示威者在克里米亞首府辛菲羅波爾與親俄示威者發生沖突。
2月27日,烏克蘭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和政府大樓上升起俄羅斯國旗。
2月28日,俄羅斯國防部聲明確認俄黑海艦隊裝甲部隊已進入克里米亞,以保護駐軍安全。
3月1日,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一致通過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建議,決定授權俄軍出兵烏克蘭。
3月1日,在俄軍事力量進駐克里米亞后,美國總統奧巴馬與普京就烏克蘭局勢通電話。美方譴責俄羅斯“軍事干預”烏克蘭,要求俄將軍隊“撤回”其在克里米亞的基地。
3月2日,烏駐軍多數“倒戈”,俄爆發游行支持出兵。
3月3日,俄羅斯黑海艦隊向駐克里米亞的烏克蘭軍隊發出最后警告,限其在北京時間4日11時前投降,否則將“面臨風暴”。該警告令整個局勢再度升溫。
3月4日,普京在莫斯科郊區的住所開新聞發布會,稱暫不會在克里米亞動武。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體現中國日報網立場)
(來源:中國日報網 申曉磊 編輯:小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