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蘇丹局勢持續惡化
本月15日南蘇丹爆發的武裝沖突在本周繼續惡化。23日,南蘇丹前副總統馬沙爾聲稱自己的力量已經控制了團結州和上尼羅河州的所有主要油田。然而,南蘇丹新聞和廣播部長馬庫韋卻表示這只是馬沙爾“一廂情愿”的想法。據聯合國的數據,沖突已經奪去數千人的生命,另有約58000名南蘇丹人向聯合國在當地的基地尋求避難,超過92000人因戰亂背井離鄉。外界對南蘇丹動蕩局勢也深感不安。聯合國在24日通過了決議,決定增派維和小組,規模增至12500名士兵和1300名警察,并將所需的重要資源運向南蘇丹,其中第一批增援于27日抵達當地。26日,南蘇丹外長表示,肯尼亞總統肯雅塔與埃塞俄比亞總理德薩萊尼與南蘇丹總統基爾進行了“建設性的對話”,但是率領反叛軍的前副總統沒有派遣代表與會,因此并未實現實質性的政治突破。不過,基爾在會見時“原則上”同意停火,并且愿意與前副總統馬沙爾協商。27日晚,基爾在南蘇丹首都朱巴宣布,立即實施單方面停火。馬沙爾并未正面回應政府的停火意愿,他在28日向英國廣播公司表示,自己已經準備好談判團隊,但停火必須在“嚴肅、可信和適當的監控”下實現。在此期間,南蘇丹國內沖突仍在繼續,雙方在本提烏、馬拉卡爾等重要城市交火。
南蘇丹陷入動亂的深層原因之一源自后殖民時代大部分非洲國家失敗的固疾——“政變-內戰陷阱”。跌入這一陷阱的領導人會將“種族政治排斥”當作防止政變的戰略,最終卻把國家置于暴力之中。而在政治機制薄弱、各部族力量強大的情況下,這一陷阱往往變得更為可怕。在南蘇丹動亂中,總統和前副總統各屬于國家兩個最大的部族,因此這兩大部族在歷史上的政治和經濟斗爭也將局勢推向更為混亂的方向。南蘇丹亂局折射出這一新生國家長久以來的緊張態勢,國際社會對南蘇丹最終會走向徹底混亂的擔憂也不無道理。從長遠看,南蘇丹混亂局勢將造成消極影響,已出現的人道主義危機進一步惡化,安全威脅將在地區層面外溢,并造成全球石油供應短缺。作為兩大部族的領導人,基爾和馬沙爾當下應充分發揮政治智慧,帶領南蘇丹走出已持續兩周之久的動亂,避免南蘇丹出現種族屠殺的悲劇。而在未來,無論結果是基爾在軍事上壓倒馬沙爾,還是雙方達成某種和平協議,南蘇丹仍將面臨貧困和動蕩等問題的挑戰,國內政治前景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