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稱,雖然日本為了贏得東盟國家的支持而簽署了援助協議,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支票外交”可能失敗,因為他的政治挑釁行動使該地區陷入了困難的局面。
12月15日,安倍在東京舉行的為期三天的日本東盟特別首腦會議上宣布,將向東盟十國提供約2萬億日元(約合192億美元)的資金援助,專家稱這是“一個不尋常的姿態”。
日本還承諾向緬甸提供6.1億美元的貸款,主要用于改進緬甸的基礎設施建設。
日本共同社報道稱,盡管日本提供慷慨援助,但是由于東盟的反對,在12月14日發布的共同聲明中還是沒有包括日方針對中國提的一些建議。
共同社報道稱:“在談到中國在南海的行動時,‘威脅’這個詞并沒有寫進共同聲明中,因為12月12日在日本東盟特別首腦會議前舉行的會晤中,來自緬甸、老撾和柬埔寨的高級官員都反對這一說法。”
共同社稱,聲明中的“飛行自由”是從草稿中的“公海上空的飛行自由”改編而來的,因為東盟表示“‘公海上空’這個詞可以作為針對中國防空識別區問題上的一項具體措施。”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國際關系研究專家楊希雨指出,聲明稱,“雙方加強對話與合作,運用和平手段,對涉及海上安全、航行自由以及國際法原則的糾紛加以解決;雙方為確保飛行自由和民間航空安全而強化合作”。這一說法更像是一個毫無意義的外交表達,不會在區域合作方面發揮實質性的影響。
“聲明看起來在某種程度上滿足日本的要求,但它沒有任何實際意義。東盟在雙邊關系上,并沒有像日本希望的那樣出牌。”
安倍在12月14日的一個新聞發布會上說道,中國最近宣布的在中國東海的防空識別區“違反了公海上空的飛行自由”并要求中國政府撤銷。
在會見印尼總統蘇西洛時,安倍解釋了日本對中國防空識別區的立場,其中包括有爭議的釣魚島問題,但是蘇西洛沒有像安倍期望的那樣給出明確的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