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和1992年古巴曾推行過兩次改革,但懵然啟動的改革因執政者擔心黨領導作用淡化、貧富差距加大、非法支付和貪腐增多等而稍縱即逝。如菲德爾·卡斯特羅從1986年開始實施一系列“糾偏運動”結束了1982年啟動的改革;2003年下半年菲德爾又對1992年應對蘇聯解體等啟動的長達近12年的改革陡然降溫。
一直以來,古巴的改革集中在經濟改革上。政治改革涉足頗淺,王萍舉例稱,古共六大領導班子年輕化,國有的政府機關部門的減員以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這些算是政治上的改進,但“實際沒有按照計劃實現”。
袁東振認為古巴人對改革有自己獨特的認識,與通常所理解的改革開放不同。古巴的所謂改革措施,是困難時期被迫的調整或開放,是暫時的“讓步”,應急或者臨時性的措施較多,目的是解決和應對困難。正因為如此,一旦困難過去,政策就會出現反復。所以也就有了古巴改革的幾起幾落。
對于本月初古巴宣布取締“任何包含電影放映(包括三維電影放映室)和電腦游戲的私人經營活動”,王萍認為,這些做法不足以掩蓋古巴的經濟改革在向前走的事實。
本版文/本報記者 岳菲菲
古巴“更新”與“糾偏”時間表
“更新”1982年,頒布《古巴和外國合資法》,規定合資企業中的外資比例最多可占49%。
“糾偏”1986年,提出加強黨的領導,批判資本主義傾向,關閉自由市場,限制個體經濟發展。
“更新”1992年,實施對外開放政策。
“更新”1995年,新《外國投資法》規定,除防務、衛生保健和教育外,所有經濟部門都向外資開放。
“更新”1997年,古巴共產黨“五大”提出,繼續穩步進行經濟改革。
“糾偏”2003年,卡斯特羅批評經濟改革產生了與革命原則不相容的現象。古巴政府扭轉了經濟改革和政策調整的走向,改革再次陷于停滯。
“更新”2008年,繼任者勞爾上臺后進行微改革,如允許民眾購買和使用手機等。
“更新”2011年,古巴共產黨“六大”宣布“更新”古巴的經濟模式,批準300多項經濟改革措施,允許私人買賣房產。
(來源:中新網 編輯:小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