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控殺害“美國最血腥監獄”獄警
1971年夏,華萊士和伍德福克斯被轉到“安哥拉監獄”。
“安哥拉監獄”是美國規模最大的監獄,從前是個種植園,因在此勞作的黑奴多來自非洲國家安哥拉而得名。如今,這里關押著5000多名犯人,其中80%是非裔美國人。
美國《瓊斯母親》雜志稱,長期以來,“安哥拉監獄”被稱為“美國最血腥監獄”,“和黑奴的遭遇類似,囚犯被強迫勞動”,“騎在高頭大馬上的獄警荷槍實彈,看守著正在勞作的囚犯”。囚犯們“一天得勞動16個小時……這樣,晚上他們就會精疲力盡,不再有(越獄、鬧事等)別的想法”。
不過,監獄里的暴力事件還是時有發生,有的囚犯被強奸,有的被打得鼻青臉腫……
為了爭取更好的監獄條件,伍德福克斯和華萊士組織非洲裔囚犯抗議獄方濫用權力,以及監獄內頻發暴力事件。
1972年4月的一天,囚犯罷工,大批獄警被調去處理,23歲的獄警布蘭特·米勒獨自在監區看守。米勒走進一間關押著90個囚犯的牢房,邊喝咖啡邊同囚犯聊天,突然遭到襲擊,被捅了32刀。
兩天后,伍德福克斯、華萊士和徹斯特·杰克遜被獄方認定為兇手。
此案在距離“安哥拉監獄”最近的弗朗西斯維爾鎮法庭審理,陪審團由鎮上的居民組成。這個鎮上的很多人在“安哥拉監獄”工作,陪審團成員都是白人。在這種情況下,對伍德福克斯和華萊士的判決便難免遭人詬病。
最終,兩人被判終身監禁,且不得假釋。杰克遜為了獲得輕判,按照控方的要求提供了證詞,被判犯有過失殺人罪。
米勒遇害兩星期后,金被轉到“安哥拉監獄”,在1973年被認定為伍德福克斯和華萊士的同伙,也被判處終身監禁。
此后,“安哥拉三人黨”開始被單獨囚禁。
長期被單獨囚禁的囚犯“根本沒有求生的意志”
伍德福克斯和華萊士的律師尼克·特倫蒂科斯塔,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采訪時說:“我接觸過許多被單獨囚禁10多年的囚犯,幾乎每個人的心理都遭受重創。他們就像盆栽植物,根本沒有求生的意志。”
這樣的心理狀態,“安哥拉三人黨”都經歷過,洗刷不白之冤的信念一直支撐著他們。
上世紀90年代,英國企業家、人權活動家安妮塔·羅迪克從年輕的律師斯科特·弗萊明那里得知了“安哥拉三人黨”的遭遇,并經弗萊明牽線,在“安哥拉監獄”見到了伍德福克斯。
聽了伍德福克斯的講述后,羅迪克“感到周身的血液凝固了一般”。此后直到2007年9月去世,她一直在為“安哥拉三人黨”重獲自由而奔走。
羅迪克的行動引起了媒體關注,一些頗具影響力的人權組織開始介入。
這3個人的遭遇還被拍成了兩部紀錄片。一部是羅迪克的朋友瓦蒂姆·簡執導的《在自由的國度里》,此片于2010年上映。另一部是《赫爾曼的囚室》,去年4月首映。
這些努力推動了金與華萊士的獲釋。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美國監獄中約有8萬人被單獨囚禁。有研究指出,集體囚禁更能減少暴力事件的發生。比如,密西西比州的一座監獄減少了被單獨囚禁的囚犯數量,并為患有精神疾病的囚犯提供了新牢房后,暴力事件的數量驟減,從2006年3月的45起降至2008年1月的5起。報道據此呼吁,美國應該大力限制單獨囚禁。
(來源:中青在線-青年參考 編輯:周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