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在聯合國大會投票選出包括沙特在內的5個安理會新成員后不到24小時,沙特突然宣布拒絕接受安理會席位。消息一出,震驚全球。
自聯合國成立以來,成員國拒絕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資格事前所未有。作為聯合國最具權威的機構,安理會成員資格的競爭向來激烈,理事國資格既是一個國家國際形象的標尺,而且意味著在全球安全事務和地緣政治上擁有實際發言權。
無疑,拒入安理會反映著沙特對于聯合國在中東事務上的不滿態度。沙特外交部的聲明說:“安理會的工作機制和雙重標準,妨礙其履行職責維護世界和平。因此,沙特阿拉伯別無選擇。”這一聲明,既包含了沙特的外交立場,或許也包含了沙特作為遜尼派主要國家的意識形態立場。
從傳統來看,以色列是阿拉伯國家最為關注的國家,安理會的涉以提案,也是美國動用常任理事國否決權最多之時。因為阿以沖突,阿拉伯國家遭受了巨大損失。沙特的聲明或許在暗指這一點。阿盟秘書長阿拉比在表示支持沙特立場后稱,過去60年間,包括巴勒斯坦和敘利亞在內的阿拉伯國家因聯合國孱弱蒙受了巨大損失。這為沙特之舉提供了一種注腳。
從近期中東事務的熱點來看,敘利亞化武問題在聯合國平臺尋找到了解決方式,或許也是沙特退出安理會的一個動機。盡管化武問題的解決顯示出聯合國仍有活力,但如果結合不同國家的戰略考量和歷史形成的宗派情結,這種解決方式未必皆大歡喜。
在一些輿論看來,沙特拒入安理會是一項帶有情緒性的決定,但也應該看到其中理智的一面。最近十幾年來,由于繞過聯合國機制依靠單邊主義、軍事聯盟干預其他國家事務幾成慣例,聯合國的權威更是趨于下滑。
聯合國和安理會并非意識不到危機,并已在1997年提出了安理會改革一攬子方案。其中包括安理會將通過增加5個常任理事國和4個非常任理事國以提高代表性,同時對現任和新增常任理事國不同程度地限權等,但這項改革由于眾口難調而進展緩慢。沙特拒入安理會,不是放棄聯合國安理會這一平臺,否則,不會為安理會資格爭取兩年之久。這一舉動,更像是發出了催促改革的宣言。畢竟,聯合國作為國際事務最后仲裁者的地位無人代替。而國際政治、經濟、安全秩序的民主化,是聯合國保持信譽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