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上午,日本又有3名閣員參拜靖國神社,此外102名日本議員集體“拜鬼”。安倍對在外界壓力下未能參拜公開表示“很遺憾”,此外輿論注意到,他在當天“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上的講話未提已成慣例性內容的“不戰誓言”。
中國外交部強烈抗議日本閣員參拜,并且緊急召見日本駐華大使。韓國的反應相對溫和,韓國外交通商部稱日本政客的行為是在歷史面前“閉著雙眼”。
日本已經大致將靖國神社問題演變成它的一個外交工具,日本可以用它撬動中韓兩國的情緒,用它做平衡中國外交力量的砝碼。日本處于靖國神社沖突的主動位置,可以靈活調整誰參拜和怎么參拜,中韓受到的刺激比日本因為受到壓制而得到的反刺激更為強烈,中韓的回應或者蒼白無力,或者要動用較為昂貴的手段,而且兩國很難步調一致,都希望對方“往前沖”。
安倍沒去靖國神社參拜,但他圍繞“不參拜”的補償措施都是公開的,對他的這些做法,中韓社會的感受也未必就比日本社會的感受好。
日本首相不斷釋放參不參拜的模糊信息,中國外交施壓,日本首相最后耍滑頭,閣員和議員參拜,中國抗議并且搞不清自己勝利了還是受了愚弄,這樣的“靖國神社游戲”發展下去只會對中國越來越不利。
事實證明只要日本決心用靖國神社給中國臉色看,我們就難成這場斗爭的贏家。我們得承認,當我們要求日本怎么怎么做,并且對細節很在意的時候,我們就等于配合了日本把靖國神社設計成對華斗爭的預設戰場。。
中國應更加專注于自己該如何做。我們應當把對日斗爭的平臺從靖國神社拉到更有利于我們揮灑的地方,做一些我們用較低成本就能做成的事,干一些日本求我們不要做或者少做的事。如果我們能擁有一批這樣的對日斗爭工具,讓日本對它們的在意超過我們對日本高官參拜靖國神社的在意,我們在對日斗爭中就贏得了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