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9日開啟任內首次外訪,印度成此訪第一站。分析稱,此訪體現出中國新一屆政府對中印關系的高度重視,旨在增信釋疑,進一步拓展中國周邊外交西部空間,謀得“龍象共舞”。
重視同印度交往 拓展周邊外交西部空間
5月19日至27日,李克強應邀對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德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其就任國務院總理以來的首次外訪。按照日程安排,印度為此訪第一站。
“李克強總理首次出訪首站選擇印度,體現了中國新一屆政府對中印關系的高度重視。”中國外交部在此前16日舉行的中外媒體吹風會上如是解讀。
據介紹,中方希望通過此訪進一步鞏固中印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加強雙方相互投資、貿易、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合作,推動中印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擴大人文交流、增進相互了解。
近年來,中印關系保持穩定發展勢頭,兩國戰略溝通逐步擴大、務實合作不斷深入。中國南亞學會會長孫士海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此舉表明雙方想進一步推動合作,以此推動兩國關系的發展。
孫士海進一步認為,這體現了中國新一屆政府對發展中印雙邊關系外交思路的延續性,表明中國愿增進互信,共同維護兩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努力。
“此舉是向周邊國家發出積極信號,即中國重視周邊,真誠希望同周邊國家友好。”中國前駐印度、巴基斯坦大使周剛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他說,周邊是中國外交的關鍵,中國要想推進自己的現代化建設,就必須要有一個睦鄰友好的周邊環境。
“李克強此訪突出體現了印度在中國周邊外交中的重要性。”中國外交學院戰略與沖突管理中心主任蘇浩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重視同印度關系,旨在進一步拓展中國周邊外交的西部空間。
多領域交流合作熱絡 增信釋疑謀龍象共舞
訪問期間,李克強將同印度總理辛格舉行會談,會見印度總統慕克吉等領導人,就雙邊關系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另外,李克強還將就中印關系發表演講,出席中印商務合作峰會等一系列重要活動。
其實,自中國新一屆領導層履新以來,中印雙方高層一直保持著較為密切的互動。今年3月金磚峰會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辛格進行了會晤,此前,李克強就任總理后也同辛格通了電話,雙方高層言行均釋放出積極信號。
除高層互動之外,中印之間軍事交流日漸熱絡。2012年9月,中國防長時隔8年后首次訪問印度,兩國防長最終達成九項共識,包括恢復中斷4年之久的聯合軍演。蘇浩透露,中印軍方一些人士對海上安全合作均持較為積極態度。
“印度是一個增長潛力非常大的國家,中印雙方現在都有越來越強的共識,那就是要加強合作,這對雙方都有益。”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
近年來,中印經貿合作成效顯著。目前,中國是印度第二大貿易伙伴,印度是中國在南亞的最大貿易伙伴。據商務部負責人透露,中印有望如期實現兩國領導人確定的到2015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000億美元貿易目標。
“盡管如此,但包括邊界問題在內,中印之間確實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孫士海說。對此,多名受訪專家表示,中印都不愿使局部邊界爭端影響兩國關系發展。分析稱,增信釋疑,謀得“龍象共舞”,中印兩國的相處之道值得稱贊。
對此,正如孫士海分析,中國外交部也曾表示,“中印開展互利合作,不僅潛力巨大而且具有戰略意義和全球影響。”
共同利益遠超分歧 中印關系前景樂觀
不久前發生的“帳篷對峙”事件,再次引發輿論對中印邊界問題的關注。對此,阮宗澤評價稱,這一事件的和平解決,反映出雙方一個共識,即邊界問題不是一兩天就能解決,那么在短期內解決不了的情況下,就不要讓它影響到雙方關系。
孫士海對此也表示認同,他指出,多年來,中印雙方達成的共識,就是一定要維護兩國關系的大局穩定,減少戰略和政治上的“信任赤字”,這對雙方都是有利的。
“中印兩國的共同點和共同利益,遠遠超過雙方存在的分歧。” 周剛分析稱,作為兩個發展最快的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在建設各自國家方面,可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有廣泛共識,可以開展協調合作。
孫士海進一步認為,印度是一個崛起中的大國,對中國戰略、安全、發展等方面有舉足重輕的作用,中國不可能忽視這樣一個重要的上升的國家。非常務實對待印度,將使中國減少一些戰略壓力。他補充說,于印度,也是這個道理。
阮宗澤指出,中印雙方都有自己的原則,并且都堅持著自己的原則,但堅持原則并不就完全是一種零和的關系,所以要找到一個契合點。他認為,中印在這方面的做法適當。分析稱,這不僅有利于雙邊關系的發展,更有利于地區的和平穩定。
“我覺得有些人放大中印之間的分歧,突出兩國之間的矛盾,實際上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他們企圖拉攏印度對中國進行遏制,我們不要上當。”周剛強調,看待中印關系的時候,要看到其主要面,積極面,以及發展的方向。
“近二十年來,印度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視經濟發展。在這一點上,當下的中印兩國有著相當的默契,那就是都需要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多名受訪專家均表示,謹慎管控好歷史遺留問題,中印關系前景樂觀。(記者 馬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