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首推“待用餐”的臺灣老板高文麒稱,4月13日和14日兩天內,共有14位熱心市民認購了30份“待用快餐”,目前已有1份被認領。
香港中通社15日報道說,近日海峽兩岸都吹起一股“微公益”風氣,陜西公安廳副廳長陳里在微博中呼吁,希望大陸餐廳共同發起“待用快餐”活動,幫助貧困者或老人,西安多家餐廳紛紛響應;而在臺灣,除了餐廳、面攤相繼推出“待用餐點”之外,更有連鎖便利店跟進這一做法,把快過期的生鮮食品提早下架,贈送與弱勢族群。
據報道,“待用餐點”的意念來自起源于意大利的“待用咖啡”,即顧客多預買一兩杯咖啡“寄存”在店里,若有囊中羞澀的貧困咖啡愛好者上門,店家便可讓其享受。
臺灣新北市板橋一家位于菜市場里的小面攤,上月22日開始推出“待用面”,讓顧客預付面錢,無償提供給沒錢吃飯的民眾享用,引起許多民眾熱烈回響。到4月12日,已有民眾預購了41碗待用面,提供給需要幫助的弱勢族群免費求頓溫飽。
而經過傳媒12日的廣泛報道,13日到面攤用餐的客人增加一倍,很多人買單的時候,直接多付兩三碗的面錢。
一位美發店老板原本就是面店常客,知道消息后大手筆花7500元(新臺幣,下同)付100碗面錢,還打算響應愛心,每天晚上推出義剪活動。更有一位高雄民眾專程北上,掏出1萬元存了133碗愛心面。短短一天,“待用面”就暴增300碗。
這家小面攤的善行也感動了菜市場里的其它店家,有不少人打算跟進,推出待用水果、待用蔬菜、待用早餐,希望民眾一起發揮愛心幫助更多的人。
另一方面,在臺南的一家家庭式餐廳,也加入“待用餐點”行列,將店內的意大利面、燉飯等餐點贈與弱勢族群,一份餐點130元起跳,已有10多名客人認捐60多份,其中有人一口氣買下30份。日前一名拾荒婦上門享用,服務生擔心影響客人,老板卻堅持招待:“即使衣衫不整,也是我的客人!”
繼餐點之后,澎湖縣一連鎖便利店分店13日決定跟進這項義舉,店長蔡興達每天犧牲兩小時營業時間,把當天午夜12點到期的餐食提前在10點下架,免費提供給需要的弱勢族群,加熱請他們食用,不能外帶,送完為止。
蔡興達15日說,其實便利商店每天丟棄的鮮食數量很龐大,之前有店家曾經把過期盒飯送給獨居老人之類的弱勢族群,卻引起爭議;他于是決定把贈送時間提前至10點,這樣就可以免除過期的疑慮。他表示會向總公司提出這項建議,這樣不但能幫助各店避免浪費,處理掉即期品,又能幫助公司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形成雙贏的局面。
無獨有偶,遠在海峽彼岸的陜西,當地公安廳副廳長陳里12日在自己實名認證的微博中發文表示,希望境內快餐店能為貧困殘疾人士、老年人提供“待餐盒飯”,愛心人士也可順手多買1份“待餐食品”,一起響應此公益活動。
經當地媒體及網友廣泛宣傳,西安多家餐廳已決定響應,盼藉“待用快餐”為社會注入一股暖流。其中,從臺灣到西安經營餐廳的高先生,表示該店將每天供應5份“待用快餐”,包括1道主菜鹵肉、3道配菜及附湯。
高先生說,以前就知道歐美有“待用咖啡”,在微博看到陳里的呼吁后,當下就決定推出“待用快餐”;他還表示,為讓更多民眾參與這個公益活動,店里1份鹵肉飯要16元人民幣,但顧客要買待用餐就只需10元。
行善之心不分地域,這股民間自發的“微公益”潮流,正在海峽兩岸漸成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