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恩?阿徹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文學史領域的專家,他也參與了此次研究。“除了才華橫溢的劇作家,莎士比亞還有另外一重身份,那就是貪婪的奸商。偷稅漏稅、剝削貧民、非法屯糧……他用一切可能的手段為自己謀取私利,與此同時,他還創作描寫貧民困境的劇本以娛樂大眾。” 阿徹稱,莎士比亞通過多種非法或者合法的手段賺到了足夠的錢,于1613年退休,“他的家底豐厚,除去繳納的罰金,他仍然是沃里克郡最富有的人之一”。
不過阿徹指出,鑒于當時特殊的社會環境,從一定程度上講,莎士比亞這么做是情有可原的,“當時沒有版權的概念,寫作也無法帶來收入……這些都是驅使莎士比亞用非法手段斂財的潛在因素”。
英國牛津大學沃塞斯特學院院長、莎士比亞研究專家喬納森?貝特教授對阿徹的觀點表示認同,并指出,莎士比亞很有可能是為了擺脫斂財過程中累積的罪惡感,才創作出反映饑民慘狀的悲劇作品《克里奧蘭納斯》。“‘他們令我們遭受饑餓,他們的谷倉卻堆滿了糧食。’創作這些臺詞時,莎士比亞正做著劇本里不法奸商從事的勾當。或許正是因為這樣,他才能把奸商的丑惡嘴臉描寫得入木三分,”貝特說。
(來源:中國日報網 信蓮 編輯:周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