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跟大家一起關注的是城鎮化。去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也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要積極引導城鎮化健康發展。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將積極穩妥推動城鎮化健康發展作為政策選項之一。李克強副總理在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同步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形成經濟發展新格局。城鎮化自然就成了今年兩會熱議的話題之一。從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來講,工業化是創造供給,城鎮化是創造需求。中國經濟深層次的問題是需求不足。官方公布的我國現在的城鎮化率數據是51.27%,達到了47%的世界平均水平,但這個數字有水分,這是指進入城市的人口,包含了兩億多農民工,實際上農民工并沒有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但若按戶籍人口來計算,把這兩億多農民工扣除的話,那么我們真正的城鎮化率也就是35%左右,顯然這個比重很低,還有增長空間。毫無疑問,城鎮化將是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孕育著無限的市場機遇。另外,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城鎮化不僅會為中國創造更多發展空間,而且會成為世界經濟的驅動力。
要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建設,首先當然是要抓住城鎮化的核心。在這個問題上,代表委員們普遍的觀點是,城鎮化的本質是人的城鎮化,不是土地的城鎮化。城鎮化要以人為本,實現人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轉變。城鎮化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最需要注重的是提高城鎮化的質量,最怕出現的就是一窩蜂投資上項目,進行造城運動,將城鎮化簡單理解為蓋大樓、修馬路,這樣就會出現千篇一律、毫無特色、面目模糊的大批小城鎮,而忽視了對傳統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破壞了文化的多樣性。缺少產業支撐、缺少公平制度環境的城鎮化,只會成為農民的夢魘,進了城也找不到工作,沒有住處,無法幫助農民實現安居樂業的目標,更不用談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這樣的大目標了。
代表們對人的關注多集中在“農海歸”、農二代、留守兒童這三大重點人群上?!稗r海歸”從東部沿海返回中西部小城鎮,“返鄉”不“返農”,需要加大小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文化設施的投入,進一步增強小城鎮的承載和輻射帶動能力。農二代是指“80后”“90后”的新生代農民工。讓他們融入城市,一方面要在觀念上接納他們,真正給予他們平等待遇,另一方面要在能力上對他們進行培養,職業教育應該是改變農二代命運的突破口。另外中國農村因父母出外打工而產生的留守兒童已有五千多萬人,并呈繼續增長的趨勢。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之策在于盡快進行戶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與戶籍相關的教育、醫療、住房等各種城鄉差別制度,使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享受與城市孩子同等的待遇,鼓勵更多的進城務工農民將子女帶在身邊生活、學習和照看。還有代表非常看重就地城鎮化,認為這比起“候鳥式”“鐘擺式”的異地城鎮化,可以避免人口流動帶來的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甚至是節假日交通壓力等問題;能夠把中小城市帶動起來,實現城市不同等級之間的協同發展,最后造福于老百姓,讓老百姓安居樂業,提高幸福感。
(來源:國際在線 編輯:王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