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管理學院助理教授G.文卡特·拉曼3月4日在英文《中國日報》發表題為《溫家寶卸任在即 留下諸多政治遺產》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將標志著中國從第四代領導人到第五代領導人的正式權力交接,此次會議也將見證溫家寶總理主持他的最后一次政府工作報告。
鑒于以往權力交接的節點便是評價卸任總理作為之時,那么現在便可分析溫總理在經濟與民生方面的政治遺產了,因為經濟與民生乃是總理之責。
過去的十年里,在胡錦濤總書記與溫家寶總理的帶領下,中國經濟幾乎每年均以兩位數增長。2003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GDP)為一萬四千億美元,人均生產總值為1090美元;而2011年中國超過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二年,國民生產總值超過八萬億美元,約相當于美國經濟的55%,人均生產總值超6000美元。就GDP增長來說,中國政府的確成績斐然。
然而,胡溫也將政府管理與政策制定導向新方向,放慢“只重GDP”型經濟增長,而轉向“民生至上”的經濟增長模式。“只重GDP”型增長引發了諸多問題,如收入差距增大,城鄉差距拉大以及整體經濟結構不平衡等問題,此種轉變引起了領導階層對這些問題的重視。
在過去十年中,中國面臨的主要挑戰有社會保障,教育與住房問題。據網絡投票顯示,這些都是人民關注的首要問題。所以,正確分析這些問題將有助于我們預見等待下一任總理的經濟建設挑戰。
在社會保障方面,溫政府時常實施社會政策,確保社會公平與公正,并努力扭轉國家與社會關系。社保“大躍進”提高了中國人民、尤其是農民的整體幸福。例如2003年,全國僅有155萬人領取退休金,109萬人享有醫療保險,但在2012年這個數字就達到了480萬和13億。
過去十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縮小城鄉差距。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農村稅收改革,建立農村合作醫療系統,廢除農業稅,采取綜合農村補助,普及農村義務教育,建立城鎮公租房、全體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近年來,由于地方化與市場化,高等教育領域也經歷了一場深刻的變革,地方政府逐漸掌握了高等院校的管理權。例如,省級以及其他地方政府管理著超過1500所院校,而中央直屬院校僅有111所。
教育領域一個極具爭議的話題便是大學行政級別劃分,以此來劃分高校等級(副部級、廳局級、副廳局級)。為了解決該問題,溫家寶在眾多場合都主張取消高校行政級別。
溫家寶政府的又一重要舉措是高等教育改革,以應對社會對創新與企業管理日益增長的需求。為此,溫家寶推動并實現了國民生產總值的4%用于教育,而自從1993年起中國就一直試圖達到這一目標。
說到住房,就房地產市場是否存在泡沫專家們各執己見。一些專家認為所謂的泡沫純粹是編造之事。由于城市化與工薪階層收入增加,住房價格上漲是不可避免的。中國人買房時舉債更少,政府也提高了購買第二套房產的訂金比例。
另一方面,悲觀者認為房產價格增長與收入增長比例失調。并且房地產開發商們利用虛假賬目,高估土地價值來拿到銀行貸款。
政府常常評估該形勢,合適時采取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提高按揭比例(首次購房需付30%,二次購房者需付50%),并防止舉債購房等措施。
3月1日兩會前夕,在公眾要求降低房價的呼聲中,國家又發布了更為嚴格的控制政策,防止房地產市場過熱。中央政府發布消息,賣房人賣房收益的20%要作為個人所得稅上繳,而在此之前,只有1%到2%需上繳。政府顯然是在為降低房價做最后的努力,此時的房地產市場太熱,已等不及兩會結束了。但是增加稅收是否有效還要靠時間來證明。
事實上,為防止投機倒賣,政府能做的是控制地方官員,這些官員過度依賴房地產推動經濟發展。另一問題是,某些地方政府過度依賴房地產,是為了獲取高價物質利益,而犧牲了老百姓買得起的房產開發項目。
縱觀中國政治歷史,由習近平、李克強領導的下一屆領導人能否實現既定目標,取決于對地方與中央關系的經營把握。社保改革,教育改革以及房地產改革要求中央與地方政府必須協調合作。中國觀察者知道這個問題與官員的評價過程改革緊密相關。中國第五代領導人有勇氣來面對這些挑戰嗎?也許只有時間才能回答這個問題。
(來源:中國日報網 信蓮 編輯: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