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系外行星開普勒-37b。(模擬圖)
開普勒-37b是首個體積小于所有太陽系行星的系外行星。
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20日報道,日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發現了太陽系外的最小行星。
這顆被命名為開普勒-37b的行星體積略大于月球,大約是水星的80%。這是科學家們首次發現體積小于太陽系中任何行星的“系外行星”。此前,研究人員只能探測到體積較大的系外行星。
這顆系外最小行星的運行軌道非常短,僅13天就會繞其恒星一周。這種情況令其表面溫度超過400攝氏度,同時也意味著,那里不可能存在水源和生命。
鑒于體積小和表面溫度高這兩個特點,科學家們認為開普勒-37b很有可能與太陽系水星的表面環境類似——遍布巖石,且沒有空氣。
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行星科學家杰克·利紹爾說:“我們發現開普勒-37b的情況表明,這種小行星是普遍存在的,隨著我們不斷的收集和分析數據,未來還會出現更多的行星奇跡。”
太陽系外行星的研究和發現有助于我們進一步了解行星系統。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天文學家托馬斯·巴克利表示:“在首個系外行星被發現后,人們才知道其他行星系統中的星球和我們所在的太陽系的行星不太一樣的……開普勒-37b圍繞著一顆類似太陽的恒星運行,在其軌道中,還運行有其他兩顆行星。其中,開普勒-37b是最小的一顆。”
開普勒太空望遠鏡以17世紀德國天文學家約翰內斯·開普勒的名字命名,于2009年3月7日發射升空,旨在觀測銀河系中天鵝座和天琴座一帶能夠支持生命體存在的類地行星。
今年1月份,天文學家利用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傳回的數據得出結論稱,銀河系中“至少存在170億”顆體積與地球相當的系外行星。
(來源:中國日報網?信蓮?編輯: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