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氣象組織29日在日內瓦共同發布《健康與氣候圖集》,闡述氣候變化和公眾健康之間的關系,提供如何使用天氣和氣候信息維護公眾健康的實例。
該圖集匯集了眾多圖表,讓讀者一目了然地看到氣候變化和各種極端災害對人們健康造成的影響。圖集顯示,在一些地區,隨著天氣和氣候環境的變化,瘧疾、登革熱、腦膜炎和霍亂等傳染病發病率在不同季節可相差100多倍,在不同年度也大不一樣,因此加強疾病流行國家的氣候服務有助于預測流行病的暴發、強度和持續時間。
目前極端高溫預計每20年發生一次,到本世紀中葉可能平均每2年至5年就會發生一次;同時,全世界生活在城市中的老人人數將是現在的近4倍,在2050年達到14億,而他們也是最易中暑的人群之一。該圖集指出,衛生和氣象部門之間的合作可以促進在出現極端天氣時采取措施更好地保護相應人群。
世衛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該書為政策制定者進行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通過更好地利用氣候和天氣信息,對相關國家提出預警,可提高它們應對與氣候相關疾病的能力。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雅羅說,氣象界與衛生界加強合作極為重要,這能確保在國際、國家和地方各級公共衛生管理工作中參照最新的以及準確和適用的天氣與氣候信息。
該圖集是在29日至31日于此間舉行的世界氣象大會特別屆會上發布的,本次屆會著重討論全球氣候服務框架草案的結構和實施工作。
這一框架是世界氣象組織主導的聯合國全系統行動,目的是更好地提供氣候服務,造福社會,尤其是造福最脆弱人群。衛生領域是四大重點之一,另外三項重點是食品安全、水管理和減輕災害風險。
(來源:新華網 編輯:周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