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異地高考設置三大準入條件
國新辦9月6日就教育規劃綱要頒布實施兩年來教育改革發展情況舉行發布會。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表示,預計今年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將達到2.2萬億元,比去年增加約6000億元,4%的目標能夠如期實現。
成立教育經費監管事務中心
教育經費增加之后,怎么用好?袁貴仁表示,以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為兩大重點。在促進公平方面,重點要向農村地區、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傾斜,同時要向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傾斜。在提高質量方面,重點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改善教育教學條件。
如何管好教育經費?袁貴仁強調,一是要完善各級各類學校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強化內部管理,防范財務風險。二是重大專項從設計、實施到驗收,充分發揮財政檢查、項目稽查、審計監督的作用。三是公開財務信息,加強社會監督,保障教育經費從分配、使用到評估都在陽光下運行。四是成立教育經費監管事務中心。同時推進高校總會計師委派制度,提高專業化管理水平。五是加強查處問責。
異地高考要防高考移民
8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隨遷子女升學考試的方案原則上應于2012年年底前出臺。
袁貴仁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強調,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高考,要有條件準入。要根據家長的條件、學生的條件和城市的條件,積極穩妥推進。第一,考生父母應在當地就業。第二,考生要有當地的學籍。第三,要因地制宜。各地應根據人口流動的具體狀況,制定具體的辦法,提出具體的條件。
袁貴仁強調,要確保符合條件學生的合法權益,同時也要防止高考移民,避免引起教育工作的混亂。
增加中西部優質高等教育資源
目前我國有一些省市在高考錄取比例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袁貴仁介紹說,教育部門這幾年來采取了一些舉措:為高等教育欠發達的省份新增招生指標,把招生指標撥給教育發達的地區,用來專門招收中西部地區的學生,今年還確定21個省(區、市)的680個貧困縣,每年有約1萬名學生成為“國家扶貧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的受益者。
袁貴仁強調,經過近十年的努力,今年全國高考錄取率最低的省份,和全國的平均錄取率已經相差不大了,各省錄取率差距在明顯縮小。今后將通過合理編制招生計劃,擴大有關項目實施規模,特別是增加中西部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多措并舉進一步促進所有考生入學機會的公平。
嚴禁以奧數成績作為升學依據
針對社會熱議的奧數培訓與小升初利益鏈掛鉤問題,袁貴仁強調,擇校問題的根本原因是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優質教育資源不足。下一步要繼續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改造薄弱學校。二是均衡配置校舍、圖書、儀器等辦學資源,合理配置教師資源,實現區域內公辦學校教師校長合理流動。三是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實施學區化管理,鼓勵集團化辦學。四是辦好一批優質民辦學校,為家長提供多樣化的選擇,滿足家長和學生的多樣性需求。五是規范辦學行為。落實好免費就近入學政策,嚴格禁止以奧數成績等特長和收取費用等辦法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升學與入學的依據。從根本上取消以奧數或者別的競賽作為入學條件。
下一步防止幼兒園小學化
袁貴仁介紹,綱要頒布之后,發展速度最快的是學前教育,現在毛入學率超過了2009年11.4個百分點,已經達到了2015年規定的指標,入園難的問題相比兩年前有所緩解。
袁貴仁強調,下一步工作不僅僅是解決入園難的問題,要解決的是科學保教的問題,防止小學化,防止把中小學生的負擔過重前移到幼兒園。將要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就是強調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堅持科學保教,保障所有幼兒都能夠快樂健康地成長。
推動邊遠農村中小學特崗津貼
袁貴仁介紹,中國教育現代化的重點在于農村,難點也在于農村,解決農村教育問題的關鍵是農村教師。目前已經實施多項措施:第一項是通過完善補充機制,讓教師們下得去,比如免費師范生政策,到目前總計約6萬名免費師范畢業生中,90%都在中西部小學任教。再比如實施農村特崗教師計劃,已招聘30多萬人,80%的畢業生留在當地從教。第二項措施是通過改善農村教師的地位待遇,讓他們留得下。把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全部納入到國家財政預算、實施農村周轉房建設,并準備推動邊遠農村困難地區的中小學實行特殊崗位津貼。第三個政策是提高農村教師的業務水平,實施“國培計劃”。另外,還改革了中小學的教師職稱,現在中小學的教師中有正高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