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火星探測器成功著陸 開始為期兩年生命探測之旅
工作人員相擁慶祝
“好奇”號著陸發(fā)送回來的其中一張圖片,可以看到它的一個輪子
“好奇”號發(fā)回的第二批照片(NASA控制中心屏幕)
綜合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好奇”號核動力火星探測器于北京時間8月6日13點31分順利著陸火星。這輛耗資達25億美元、人類迄今送往外星球最大最先進的火星車已做好準備開始為期兩年的生命跡象探索之旅。
“好奇”號探測器完美著陸后,NASA指揮中心響起陣陣掌聲,一些工作人員相擁而泣。負責火星車著陸的工程師之一陳先生表示,“證實著陸”這幾個字,科學家們已經(jīng)等待了10年。另外一位工程師喊道,“我們又成功了”。
NASA控制團隊表示,他們已得到想獲得的所有數(shù)據(jù),“一切看起來好極了”。目前“好奇”號已經(jīng)傳回黑白圖像,在不久后,NASA還會收到彩色高清圖像。
由于“好奇”號著陸點距離地球1.54億英里(約2.48億公里),信號延時大約為14分鐘,因此在著陸過程中不能靠NASA的地面控制,只能靠自主導航完成。而“好奇”號著陸后不久,地球就會從其“視野”中消失,因此地面延遲控制基本是不可能的。
“好奇”號著陸后,也不是直接向地球發(fā)送相關(guān)的著陸信號,而是等待火星上空人造衛(wèi)星“奧德賽”飛越頭頂時,向其發(fā)射信號,然后這顆衛(wèi)星再把信號轉(zhuǎn)發(fā)向地球。其中,“奧德賽”將轉(zhuǎn)發(fā)3條“短信”:“好奇”號大概的著陸點和著陸強度、是否處于靜止狀態(tài)以及通信的連續(xù)、暢通性。
“好奇”號這次的目標是尋找以碳為基礎(chǔ)的有機物。它將爬上一座3英里(約合4828米)高的高山收集證據(jù),幫助科學家揭開長久以來困擾他們的謎團——在更溫暖更濕潤的過去,火星上是否曾孕育出生命,以及現(xiàn)在是否能夠支持生命存在。
探測器上裝有10個科學儀器,任務(wù)就是解答這些疑問。它能夠朝著巖石發(fā)射激光,了解巖石的構(gòu)成;能夠拍攝火星地貌的高清晰視頻;還能夠利用鉆頭鉆進巖石,尋找生命形成所需的有機化合物。
在探測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多臺高能耗的儀器同時運行的情況,因此不能依靠太陽能發(fā)電作為火星車的能源。而且,太陽能供電并不是很可靠,有時火星灰塵會遮擋90%的太陽光,灰塵也會覆蓋電池板。“好奇”號火星車重約900公斤,是一輛較大的漫游車,大小如同一輛小型汽車。因此,“好奇”號此次配備的是先進的核動力系統(tǒng),設(shè)計壽命為10年。
(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 蔡東海 編輯: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