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豆漿精”到“油條精” 合法添加劑為何屢屢中槍?
繼“豆漿精”后,近日市場上又曝出一種叫“油條精”的添加劑,據稱長期食用可能引發“腦殘”。一時間,人們敏感的食品安全神經再次被觸動,豆漿油條兩大傳統早餐先后被拉入“黑名單”。而專家提醒,這種談“精”色變主要是誤將非法添加物的罪名扣給了食品添加劑。作為現代食品必不可少的添加劑,為何屢屢中槍?
網曝“油條精”致人腦殘
“油條是用‘油條精’做出來的,吃多了會腦殘……”近幾天,一條有關“油條精”的帖子在網絡上被廣泛轉載。一時間,“油條精”被許多市民視為與地溝油、三聚氰胺一樣的“惡瘤”,連油條也成了“危險食品”。
民權路一帶是武漢最大的調料品市場。記者近日調查,幾家店面老板表示,“油條精”很暢銷,經常有人一買就是十幾箱。
隨后,記者在一個老板的指引下來到武漢市富強食品添加劑公司。店員很爽快地拿出一包“油條精”,包裝上寫著成分是碳酸氫鈉、硫酸鋁銨、碳酸鈣、碳酸鈉和淀粉,還標注著“本品專用于炸油條”的字樣。
記者看到這是一種白色粉末狀產品,摸起來和面粉的觸感相似。“加了這個,油條更大、更膨松,長時間口感酥脆。零賣3元一包,一箱有30包,整箱買有優惠。”店員說,公司是這種“油條精”的武漢代理商,一個月能賣五六萬包。
一家企業的銷售經理劉云輝告訴記者,公司的“油條精”產品分為有鋁型和無鋁型,其中“有鋁油條精”從1983年起就已開始生產,至今市場銷售仍然很火。
記者隨機詢問了10多位市民,只有一位李姓的女士表示自己關注過“油條精”。她說,以前聽說許多油條用了“油條精”,而這種添加劑含有硫酸鋁銨,自此之后她再也不吃油條了,并時常勸說周圍的人。
合理使用“油條精” 長期超量食用會傷身
人們對“油條精”的擔憂主要是對配料里硫酸鋁銨安全性的擔憂,擔心鋁元素的毒性會影響身體健康。華中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顧彥龍教授指出,硫酸鋁銨其實是一種合法的食品添加劑。
他進一步解釋道,如果它沒有通過毒性和生物兼容性的檢測,不可能被列為食品添加劑。只要不超過國家規定的最大用量,對人體不會產生消極影響。但如果長期使用,鋁元素會在體內蓄積,鋁元素對神經系統的破壞性也會逐步顯現,長此以往,容易患上神經系統疾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評估,規定鋁的每日攝入量為0-0.6mg/kg,這里的kg是指人的體重,即一個60kg的人允許攝入量為36mg。
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1》中規定,鋁的殘留量要小于等于100mg/kg。以此計算,一個體重60kg的人每天吃油條不多于360g就不必擔心。
顧彥龍建議,不要因為“油條精”就對油條產生恐懼。“只要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限量使用,應該就是安全的。”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市民并不清楚什么是“油條精”。一些知道“油條精”的市民,不太相信所有早餐攤點都會按國家規定比例添加。
“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現代食品工業。”華中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黃文教授說,所有經過人類加工的食品中幾乎都含有添加劑,普通人每天可能吃進肚子的食品添加劑就多達幾十種。
百姓不再談“添”色變還須監管給力
去年8月份,“豆漿精+水=現磨豆漿”的“市場發現”也牽動了百姓的神經,許多人懷疑“豆漿精”對人的肝臟及腎均有影響。隨后,專家澄清,適當食用對身體影響不大。
專家表示,只有將企業自律、監管懲處及社會參與結合起來,才能有效地阻止食品添加劑的違規行為,讓人們不再談“添”色變。
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監督所主任醫師詹明勝表示,市民對添加劑的害怕,甚至過分恐懼,主要緣于對食品添加劑不了解。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份調查印證了他的說法。調查對象對食品添加劑的總體知曉率平均為53%左右。
詹明勝介紹說,武漢質監部門每年都會舉辦多場科普講座普及相關知識,詳細介紹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毒副作用以及如何預防食品添加劑的不良影響,從而引導居民正確對待食品添加劑,而不是談“添”色變。
即便如此,食品違規添加物事件仍時有發生。華中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李斌教授說,目前非法使用添加物主要存在兩大問題:一是將非法添加物當作食品添加劑加到食品中,如蘇丹紅、瘦肉精、塑化劑等都屬于非法添加物。二是超范圍或超限量使用防腐劑、漂白劑等添加劑。
李斌介紹,對于食品添加劑問題,我國采用的是分段式監管方式,生產環節是由質監部門監管,銷售環節由工商部門監管,還有農業、衛生、商務等部門參與監管。他說:“多部門交叉管理的模式,容易造成雜亂無章、管理脫節,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詹明勝表示,對于食品添加劑問題,最主要的方法是加強監管。他建議,對食品添加劑實行專人負責制,對企業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程序進行把關,從采購到投入生產一系列環節都要進行監管,并督促企業不斷加強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管理。
同時,詹明勝還建議,加大社會監督的力度。一方面,通過建立信息平臺,如權威的食品添加劑網站,向廣大企業、消費者提供及時的信息;另一方面,建立反饋機制,主動讓全社會進行監督,并傾聽企業、專家、消費者的意見。
來源:新華網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