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刊:中國崛起成9·11后十年最重要10件事之一
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8月29日發表題為《“9·11”的黑洞》文章,以下為主要內容:
“9·11”事件盡管具有悲壯的戲劇性,但卻是一起很容易被高估的事件。事實上,幾乎自從其發生的那一刻起,我們一直高估了其重要性。
“9.11”造成了軍事史上最深刻的過激反應之一。本·拉丹矛頭指向華爾街和華盛頓,尋求打擊美國實力的象征,在這樣做的過程中,他還打擊了我們最疼痛的部位——我們對事物的正確看法。
我們把“9·11”描繪成一起重大事件、一個時代的決定性事件。而事實上,它最大的決定性特征就是使人轉移注意力——重大的分心事件——使美國和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工作重點從我們時代比較重大的問題上轉移開。這種分心和與其相關的機會成本是本·拉丹的勝利和我們的損失——我們最終的勝利將在我們重新把握現實的時候到來。
如果我們捫心自問,過去10年間還有哪些重要性超過“9·11”的事件?lO年來的哪些事件是歷史學家將會撰寫的內容,使之超越這場襲擊?我猜想,有幾十起事件。以下僅僅是我馬上能夠想到的10起事件。
10.美國對“9·11”事件的反應
雖然一些人也許會認為,美國對“9·11”事件的過激反應證明了它的意義,但是這種反應在很大程度上是非理性的。與誘使我們采取行動的少數犯罪分子所造成的損害相比,我們對自己造成的損害還要大。無論如何,我們的反應與引起這種反應的事件相比,不僅規模要大得多,而且后果也嚴重得多。
9.“阿拉伯之春”
我們不知道今年中東和北非發生的一系列革命的結果會如何。但我們的確知道,它們是發生深刻變革的一個跡象。這種變革所推翻的該地區國家的政府,要比“基地”組織和美國所能推翻的都要多。這些革命所帶來的社會影響要比極端主義更為廣泛,其與該地區民眾的自身利益的聯系也更為直接。
8.恢復亞洲的平衡
這一趨勢涉及過去10年的頭號新聞,但與在阿富汗或者巴基斯坦,或者中東的任何地方發生的任何事情相比,它所觸及的人們的生活都要多得多,對全球外交政策的影響也將會大得多。這些在整個亞洲范圍內發生的戰略轉變所觸及的國家要多得多,因為它們牽扯到創建新的聯盟和關系的加深,以應對中國的崛起所帶來的后果。情況是復雜的,但是與中東相比,亞洲在外交政策方面要更加重要。
7.美國等發達經濟體停滯不前
這一趨勢始于“9·11”事件之前幾年的日本經濟崩潰。但其真正獲得勢頭是在2l世紀頭10年。這時,美國經歷了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方面凈增長為零,以及平均收入每況愈下的有史以來的第一個10年。歐洲也不景氣,尤其是南歐——而二戰以后世界的這些支柱的這種削弱顯然助長了地緣政治秩序的重新安排。由于進入了具有局限性的時代,所以各大國被迫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合作,美國的小布什時代的短暫的和錯誤的單邊主義也宣告結束。
6.社交媒體的發明
哪個更重要?摧毀世貿中心大廈和殺害數千名無辜者,還是將50億人前所未有地連接到一起?是在瓦濟里斯坦的洞穴之間傳紙條呢,還是在開羅的解放廣場為一場利用“推特”網站掀起的革命推波助瀾?兩者相差甚遠。
5.手機和手持計算設備的擴散
盡管社交媒體的問世很重要,但過去10年重大的科技事跡卻是手機前所未有地、令人難以置信地重新安排了世界秩序的傳播。1991年,就是在“9·11”事件發生前10年,全球的手機用戶共有1600萬。今天,我們正在迅速接近60億手機用戶。人人都已互聯。人人都是見證。
4.2008年的崩潰
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指數從2007年10月9日14164點的最高峰跌至次年3月的6469點,跌幅為54%。它的所謂“回升”花了17個月。美國住房市場于2006年達到高峰,從那時以來幾乎一路暴跌。一些專家預計.這些過去的高點可能在許多年里都會是高不可攀。其所造成的數萬億美元的損失使數億人更深地陷入貧困,影響到億萬人民的福祉。
3.歐元區危機
發達國家經濟的衰敗所造成的不景氣、2008年的崩潰、歐洲各國政府不計后果的過度借貸和銀行部門的疏于管理所導致的一場危機可能會讓歐盟毀于一旦,破壞歐元——即使這兩件事情都不發生——也使世界經濟再次陷入可能會令人想起2008年的崩潰、甚至更為嚴重的衰落。
2.未能解決全球變暖問題
如果全球的氣溫在本世紀內再上升1攝氏度或者3攝氏度,那么相對而言,與可能會改造地球上的生命性質、造成比它的破壞大得多的,甚至比它所引起的戰爭破壞大得多的一起事件相比,“9·11”事件只能被看作是一個注腳。
1.中國和“金磚四國”其他國家的崛起
全球變暖之所以沒有名列榜首,唯一原因是,我們尚未看到其充分的影響。但其輪廓——以及全球經濟增長和政治力量的輪廓——將會越來越多地受到21世紀“新的”大國的影響,其中為首的將是中國、印度和巴西等國。在過去的10年里,中印成了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將會決定2011年的市場崩潰是否發生,美國和歐洲是否能夠借到錢來為本國不景氣的經濟注入資金,世界是否會達成管理溫室氣體排放的協議,我們是否真的會遏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以及國際機構和協議真實的未來前景將會如何。在美國由于本·拉丹的插曲而分心的時候,“金磚四國”崛起了。
因此,這一切是否意味著“9·11”事件并不重要呢?當然不是。它在美國的生活中是重要的一天,是我們對自己的弱點和世界上的威脅以及真實力量的性質看法的一個轉折點。它改變了美國,使我們認識到我們的局限性,迫使我們質疑自己。我們被它所削弱,被單個的美國人的高尚典范所鼓舞——最終,我們從中學到了很多。然而,這些經驗教訓當中首先一條必定是,我們作為一個國家需要在國家面臨重大挑戰的時候具有紀律性,以便在時間和我們更大利益的范圍廣泛的背景下把握局勢。我們不能任憑單個的孤立事件使我們的觀點變得扭曲,就像歷史上的黑洞一樣。(作者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療問學者戴維·羅特科普夫)
(來源:新華網 編輯:陳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