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
聚焦全球時事,解讀中國外交。歡迎收看中國日報網《外交講壇》節目。在上期節目中我們為大家談到了中國與東北亞國家的關系,今天我們將把目光移向中南亞地區。中國和印度也有著一些歷史遺留下來的邊疆問題,比如說藏南問題,中印雙方各執一詞,中國網友也非常關注,這一問題您是怎么看的呢?
王嵎生:回顧歷史談到邊疆問題它是個歷史遺留問題,主要是英國人麥克馬洪一劃就劃了個“麥克馬洪線”,從國際關系來講是不存在這條麥克馬洪線的。但在處理中印關系里面我們始終非常重視兩國的關系,新中國成立之后,在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一直采取退避三舍的辦法,有時印度有些當政的人在邊界上有些不恰當的行為我們基本上采取退讓的辦法。1962年發生大面積的邊界沖突,也是在特殊的情況下發生的, 后來我們中國主動宣布單方面撤回到實際控制線。這段在中印歷史上是不愉快的事情,但正像溫總理講的,中印歷史上兩國關系99%都是友好的。
實際上印度現在不僅是第一個承認我們的非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第一個贊同周恩來總理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 在萬隆會議上少數亞非國家親美的領導人,攻擊中國,但尼赫魯總理一直是支持中國的。
現在發展到目前的情況,雙方雖然有意見分歧,但是好在我們已經有一個共識,政治上解決邊界的原則。所以我們的基本立場是希望按照這個指導原則爭取盡快的公平、公正、合理的互諒互讓來解決邊界問題。既然是歷史遺留的問題,爭取慢慢來解決,在沒有解決以前,雙方都應該避免采取任何使邊界局勢緊張或者是不利于邊界穩定和緩和的方式。在這個方面印度有一些做法,當然我們也跟他們說,在問題解決以前不要做不好的事情。
印度在藏南征兵有些做法有沒有中國因素還不能排除,但印度個別的右派報紙,特別是西方美國和日本的報紙,大肆渲染印度是針對中國的,很遺憾,國內也有個別的主流媒體也跟著吵。這是中了人家的奸計了,大肆夸張中印的矛盾。譬如說印度試驗導彈,他就說印度的導彈可以打到上海、北京,美國右派和日本的報紙就這么說的。我問他們你為什么不說可以打到東京,可以打到漢城呢?挑撥離間是顯而易見的。
華黎明:關于中印關系,我覺得中印之間的主流應該是友好的關系,就印度國內來講,要同中國友好也是一種主流的訴求。為什么我要講這個問題呢?因為最近在中國媒體上面,還有很多的網民,對印度發展軍事力量都有某種程度的誤讀,譬如說印度發射導彈、發射衛星或者是發展航空母艦、潛艇。當然印度在軍費方面是有很大的開支,而且有雄心勃勃的發展軍事計劃,有些人就宣傳說印度所有這些都是對著中國來的,印度把中國當做敵人。實際上我覺得不要這樣解讀,中印之間有一些分歧、有一些矛盾,中印之間互相的互信度現在還不夠,印度發展軍事力量可能包含有防范中國的這一面,但是我們要想到印度還有一個更大的防范對象就是巴基斯坦。另外,印度正在崛起,他要充當印度洋的大國,甚至世界級的大國,他發展這些軍事力量是為了謀求一個大國地位。
從中印雙邊關系來講,我覺得印度更多的是希望把中國當做友好國家來對待。因為中國和印度現在都是兩個崛起中的亞洲國家,我們有很多的共同語言,有共同關切的問題,希望通過發展雙邊關系達到一種互利共贏的結果?,F在中國和印度都是“金磚四國”的成員國,印度還是中國的第九大貿易伙伴,中印之間還舉行了兩次防務合作的會晤,還舉行了兩次反恐的軍事演習,并且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應該說關系是相當友好的,而且我們在很多國際問題上,譬如說改革現在國際的金融體制問題,中國和印度立場很相似,而且在很好的協調和合作。
在國際氣候改變這個問題上,我們也合作的很好。在WTO多哈會合的談判上,中印之間也有很好的合作,雙方高層互訪也是不斷。所以不要把關系看成是一種敵對的關系,這是一種誤讀,我覺得世界上任何雙邊關系都是有矛盾和分歧的,不要把這些分歧、矛盾無限的夸大,夸大成為一種敵對。特別是像中國這樣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國家,需要的朋友越多越好,尤其是印度這樣一個重要的南鄰,分歧雖然有,但我們正在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印度總理辛格說的很好,他說“世界之大,足夠容納中印兩國同時崛起”。這句話說的很對,我們中國也是這樣認識的。
中國日報網:華大使和王大使對剛才網友對印度問題進行了一些引導性的解釋。也就是說,網友對于印度的這些問題理解上是有著一定偏差的,因為大家的消息來源都是國內的某些媒體,那么華大使就您對印度的了解,印度國內主流的對華態度是怎么樣一種情況呢?
華黎明:剛才我已經講了,印度國內的主流態度對中國還是友好的,有一些雜音、有一些個別對中國不友好的言論,但反映不了印度的主流。特別是明年是中國和印度建交60周年,雙方已經達成協議,就是明年要隆重的慶祝中印建交60周年,在中國要搞“印度月”,在印度要搞“中國月”。所以這是一種大勢所趨,恐怕中國的國內和印度的國內多數人還是希望兩大民族友好的。
正如剛才王大使也提到的,溫家寶總理訪問印度的時候,他提到在中印兩國2000年的歷史上,中印友好是99%。所以我們應該用這個眼光來看待中印的關系,印度對中國也是這樣,不要把中國看成是對印度的威脅。
王嵎生:印度對我們的關系不僅是雙邊關系,而且還是多邊關系,像中、印、俄在一起,八國對話也有,還有“金磚四國”,都顯得很重要??从《仁紫纫粗髁鳎词箖蓢?962年有過邊界不愉快的事情, 但印度并沒有放棄不結盟政策,印度既要和美國搞好關系,也要同日本搞好關系,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不結盟政策。正像印度研究所所長所說的,印度的DNA決定了,“我們絕對不會像英國和日本那樣順著美國走,我們可以同美國合作,支持美國某些方面,但是絕不會犧牲同中國的關系和利益。”
印度目前是美國和日本右派拉攏的重中之重,也是他們挑撥中印關系的重中之重。舉個最突出的例子,印度同美國、日本搞軍事演習,日本的右派報紙馬上就把矛頭指向中國,我同日本朋友見面的時候我就問他,印度不也同中國搞軍事演習嗎?而且不只一次,那么矛頭指向誰呢?日本人傻眼了。所以這些事情我覺得都要看主要的一面。
最近關于邊疆的問題,印度某些右派報紙也渲染的很厲害,但印度官方表態是很清楚的,所謂中國入境入侵,印方最近連續表態稱這是不符合事實的。印度新任駐華大使,上任還不久,幾天之前表明了他的態度,非常清楚的說要發展兩國的關系。印度總理在“金磚四國”會議上,以及在本國的國會上都講到了,中國和印度在國際上有足夠的發展空間讓我們合作,但是他也講到,牽扯到印度的安全問題,印度一定要維護自己的安全等等。這個東西講出來以后,國內有個別的媒體就有一點歪曲報道,就講印度總理在藏南問題上放狠話要對付中國,人家并沒有這樣說,而且人家的主流是要跟中國搞好關系的。你這樣說就會把關系搞得很壞。而且還有主流媒體在頭版頭條說“印度怎么怎么瞄準中國”,這是一種誤導。
談到中印關系有一點特別重要,兩國都在發展,互相各有優勢和優點,也有各自不夠的地方或者是弱點。國內有個別的專家有些文章,也是主流媒體登載的,稱美國人分析印度要趕上中國至少還得十三年,但是我們有學者寫了一篇文章,說印度趕上中國需要十三年不對,至少需要二十年。 我覺得最好不要這樣去比好。中國固然有很多優點,但印度也有很多優勢,比如印度的軟件、財經金融、吸收外資的消化、教育制度,有很多東西也值得我們中國借鑒。中國發展的很快,固然很好,但我們并不是一枝獨秀,印度也是一片山花爛漫,所以還是相互借鑒比較好,不要中人家的計,人家一挑撥,我們就跟著宣傳夸大,這就不合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