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進入外交講壇系列五:深度解讀胡錦濤沙特之行>>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由中國日報網站主辦、新浪網提供獨家網絡支持的《外交講壇》第五期節目聚焦胡錦濤主席正在訪問的西亞國家——沙特阿拉伯。前中國駐沙特大使鄭達庸、吳思科2月12日做客中國日報網,解讀中沙關系。以下是直播要點。
[中國日報網]:除了四川地震,能不能講講中沙兩國在其他領域的合作。
[吳思科]:中沙的合作是多方面的,不同文化的之間的交往,不同文明的對話。我記得1999年江澤民主席去訪問,曾經做過一次演講。胡主席06年訪問的時候也發表了一個演講,都是說不同文明之間的交往、對話,尋求世界的和諧這方面有非常多的共同語言,這方面的合作也很多。
[中國日報網]:能不能舉兩個具體的例子?
[吳思科]:比如中國的古老文化,就是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在阿拉伯世界都還是影響很深刻的。比如說,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他就有一句話“知識哪怕遠在中國,也要去尋求”,這是將近1400年前說過的一句話。這就證明,當時在阿拉伯世界對中國的古老文化就已經有了解了。從中國方面來說,因為中國有10個民族信奉伊斯蘭教,伊斯蘭教也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所貢獻。所以這方面有傳統的聯系和淵源。在這方面兩個文化都講求和諧、仁愛,這種方式有很多共同點。
[中國日報網]:鄭大使,除了文化和宗教方面的聯系,兩國高層在近年來的交往中有沒有有意思的事情,跟我們分享。
[鄭達庸]:兩國最高領導人互訪的時候,我感覺到他們的談話非常投機,而且共識的地方也非常多。特別是在雙方對國際形勢和地區形勢的發展也非常有共同的看法。我感覺到沙特對中國,包括對地區、對世界是用理智、務實而且有連續性的眼光來觀察周圍,這恐怕不僅是現在,尤其我感到對中國,他并不是現在對中國和對中國的領導人這樣關心。包括我們的毛主席、周恩來,我們國家的過去領導人來講,他們都有所了解,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對我們國家的發展很關心。
[中國日報網]:胡錦濤本人跟阿卜杜拉國王之間是不是有非常好的互動?
[鄭達庸]:據我了解,胡錦濤主席對阿卜杜拉國王非常贊賞的,而且對這位老國王、老的國家領導人來講也是感到很親切,特別是對這次賑災、對四川災民的同情,胡主席感到一個國家給我們這么大的支持,非常贊賞。我感覺到胡主席跟沙特國王之間的友好關系在國際上也是少有的,據我了解也是比較不多的。阿卜杜拉國王本身也有魅力,我們國家的胡主席在國際上的活動也很有魅力,兩個有魅力的領導人見到一起,好像是相見恨晚的感覺。
[中國日報網]:胡錦濤主席這次訪問沙特也是對阿卜杜拉國王的感謝。
[鄭達庸]:對,阿卜杜拉國王一再邀請胡主席去,一通話或者一有機會接觸,包括在國際上,就邀請胡主席去。
[中國日報網]:目前兩國在貿易方面的合作是什么狀態?
[吳思科]:兩國之間的貿易合作發展還是很快的。我記得我在沙特工作期間,是03年9月份離開沙特,當時貿易額還不到50億,當時我們的目標是要跨越50億,爭取達到100億美元。
[中國日報網]:那個時候還不是非常大的貿易額。
[吳思科]:對。但是短短的幾年時間,去年的貿易額已經達到418億,(沙特)連續八年成為西亞和非洲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這方面的交往也是呈結合性的發展。另外在技術領域,雙方的互補性有非常強。沙特的面積很大,220萬平方公里,基礎建設的需求量非常大,同時人口也比較少,所以它的基礎建設力量相應不足,借助外界的力量很多。
[中國日報網]:中沙在這方面有沒有什么合作?
[吳思科]:在這方面我們正好有互補性,我們改革開放這么多年,我們技術上的發展,我們有比較成熟的技術力量和勞動力。這個方面既有高科技的,比如中國的華為、中興已經進入沙特10多年了,合作非常好,也帶動沙特上升了一個層次,雙邊的合作十分有效。同時我們在修鐵路,還有大型的水泥廠和化工方面都有合作。包括最基礎的就是打油,這也是沙特最急需的,就是中國的鉆井隊。我在的時候,中國的鉆井隊就進去了。還有物探,過去這方面的了解不多,交往以后,確實發現雙方的這種互補性。可以說合作、共贏、共同發展,有非常充分的互補性。
[中國日報網]:中沙兩國在合作領域可以用“全面開花”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