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久久综合-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香蕉久久久久-久久网站视频-久久网免费

國企改革 攻堅破難路更寬
[ 2008-10-30 18:17 ]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包袱沉重、步履蹣跚、機制不活、效率低下,這曾經是許多國有企業的形象。

政企不分、政資不分、多頭管理、出資人不到位、責任不落實,這曾經是長期困擾國有企業發展的體制性難題。

國企改革,因此被稱作“最難啃的骨頭”。

在最困難的1998年,2/3以上國有企業虧損,全國國有企業加起來的利潤才213.7億元。有學者甚至依據當年的全國基本單位普查數據,得出了“國有企業對于效率具有明顯的負作用”的結論。

迎難而進,矢志不渝。30年國企改革,經歷了痛苦卓絕的漫長探索,走過了一段坎坷曲折、激昂壯闊的歷程,取得世人矚目的巨大成就。

2007年,全國國有企業上繳稅金1.77萬億元,占全國財政收入的34.5%。與2002年相比,全國國有企業戶數雖然減少了4.36萬戶,但營業收入、實現利潤、上繳稅金分別年均增長18.7%、36%和20.4%。

30年國企改革,是一次次解放思想、理論創新、體制突破的過程,更是一場上下齊心、波瀾壯闊的攻堅戰

“改革開放以前,國家對國有企業實行計劃統一下達,資金統貸統還,物資統一調配,產品統收統銷,就業統包統攬,盈虧都由國家負責,國有企業沒有什么經營自主權。”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說,雖然按照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方向,一些國有企業率先進行了“擴大企業自主權”的試點,但是,打破傳統計劃經濟的桎梏,轉變人們對國有企業的傳統認識,找到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國有企業改革的路子,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李榮融看來,國企改革的本質,是要適應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的要求,尋找一條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有效途徑。而這一過程,經歷了三個階段。

“從改革開放初期到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的15年,是國企改革的第一階段,改革的主題是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李榮融介紹說,此后的10年,國企改革進入到制度創新和結構調整階段。以黨的十六大為開端的第三階段,特點是以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發展。

30年來,針對眾多深層次矛盾,國企改革實現了一次次的觀念突破。毫不夸張地說,30年國企改革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的歷史。

30年國企改革發展的每一個關鍵時刻,取得的每一項重大進展,同樣離不開體制突破和理論創新。

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才有了放權讓利,給企業更多的經營管理自主權的改革舉措,為國有企業進入市場奠定了初步基礎。

十二屆三中全會提出發展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才有了“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指導方針。

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十四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明確提出,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十五大提出公有制實現形式的多樣化,十五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明確股份制是公有制的有效實現形式,開拓了國有企業改革的新路徑,提高了國有資本的控制力。

十六大提出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建立“三分開”(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三統一”(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三結合”(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突破了長期以來束縛國有企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開創了國有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嶄新局面。

30年國企改革,更是一場上下齊心、波瀾壯闊的攻堅戰。

減員增效、下崗分流、再就業工程、分離企業辦社會、技改、公司制改造……以推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為切入點,為了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市場經濟主體,國有大中型企業經歷了鳳凰涅槃般的改革陣痛。

抓大放小、戰略性改組、調整所有制結構,探索公有制多樣化的實現形式……通過實行改組、聯合、兼并、租賃、股份合作制、承包經營和出售等一系列放開搞活措施,一大批國有中小企業浴火重生,得以放開搞活。

尤其是1998—2000年,黨中央、國務院帶領國有企業實施了改革脫困3年攻堅,通過債轉股、技改貼息、政策性關閉破產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減輕企業負擔,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促進國有企業的優勝劣汰,實現了國有企業的整體扭虧為盈,為國有企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30年來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根本性變化,讓國企發展活力得以極大釋放

30年改革開放,讓國有企業發展活力得以極大釋放。

“國有企業活力和競爭力提升,經濟效益屢創新高,是國企改革成果的直觀體現。”李榮融認為,30年改革帶來的核心變化,就是國有企業逐步從政府機關的一個附屬生產單位,轉變為真正的市場競爭主體。

從國營企業到國有企業,從工廠到公司,從廠長到董事長、總經理……在稱謂變化的背后,國有企業的社會定位、企業形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也不斷優化。

——從社會組織轉變為經濟組織,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和法人實體,國有企業在國內市場上與外資企業、民營企業的平等競爭中顯示出很強的實力,并成長為在國際市場上與跨國公司競爭的重要力量。

——中央企業及其下屬子企業的公司制股份制改制面由2002年的30.4%提高到目前的64.2%。在A股市場的1500多家上市公司中,含有國有股份的上市公司有1100多家,在香港、紐約、新加坡等境外資本市場上市的中央企業控股的上市公司達78戶。同時,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逐步完善,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機制正在形成。

——“三分開”、“三統一”、“三結合”的中國特色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初步建立。國資委作為國有資產出資人代表,建立和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框架;層層落實保值增值責任,初步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搞好國有企業、發展壯大國有經濟的路子。

——管理者能上能下、職工能進能出、工資能升能降的新機制初步建立。國有企業普遍實行了全員勞動合同制、全員競爭上崗和以崗位工資為主的工資制度,一些企業還探索了工資集體協商制度、企業經營者年薪制和股權期權激勵制度。中央企業通過市場化方式選用的各級經營管理人才約占總數的30%。

——在“抓大放小”、“有進有退”、“從整體上搞活國有經濟”的戰略思想指導下,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不斷優化。以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為例,1998—2006年,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資產總額從7.49萬億元增加到13.52萬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從3.36萬億元增加到10.14萬億元,利潤總額從525.14億元增加到8485.46億元。

展望未來,雖然國企改革發展仍然面臨著許多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但只要我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改革步伐,國有企業這艘巨輪,攻堅破難路更寬,必將繼續為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破浪前行。

(來源:人民網 編輯:歐葉)


 

   今日選萃
 
| 關于中國日報網站 | 關于環球在線 | 發布廣告 | 聯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工作機會 |
版權保護:本網站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站獨家所有,
未經中國日報網站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