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網友們對食品安全問題非常感興趣。過去幾個月,媒體報道了一些由標準引發的關于中國產品的問題。這些問題是否影響到了中美關系?或者是不是加強了中美在某一方面的聯系?
邁克爾·萊維特:我認為這加強了我們兩國之間的關系。我們正在學習互相合作,解決共同面臨的問題。我們有不同的體系,但是我們在建造一座橋梁,實現共同的目標。在計算機領域有一個專業術語叫兼容性,我們說的也是一個兼容性的問題——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系統,他們都遵循一個共同的標準,而且有進一步加強合作的能力。
我想補充一點,這些問題也顯示出當前世界正在經歷一種變化。我們正在制定新世紀食品進出口的程序,我們應該開發出一個新的系統,而不是沿用舊的系統。我們要形成一個新的系統,能夠讓中美兩國政府及其它國家政府進行合作。我們不僅僅要看到當前存在的問題,還要看到能夠加強我們雙方能力的機遇。
主持人:有網友問到兩國之間的質量監督機構的關系如何?兩個系統有什么區別?
邁克爾·萊維特:我并不知道怎樣比較他們,因為我對中國的并不是很了解。我所知道的是我們希望中國人能夠買美國產品,美國人也能夠買中國產品,我們要保證標準是一致的。也就是說,美國人買中國產品時要知道這個產品是安全的,中國人買美國產品時也應該知道這個東西是高質量的、安全的。
主持人:我們兩國的產品質量監督機構的合作情況如何?
邁克爾·萊維特:合作非常緊密,但是我們想進一步加強這個趨勢。比如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在中國開一個辦事處,進一步加強雙方在這方面的合作,同時進一步加強行政、執法的合作,使得執法部門能到對方國家學習,進一步加強交流。
主持人:請問您怎樣看待美國自己的食品和質量安全問題呢?
邁克爾·萊維特:這是我們想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最近我們剛剛公布了一個計劃,來進一步完善我們的系統,解決當前的很多問題。
主持人:在食品安全方面,對您來說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邁克爾·萊維特:首先,我們并不能夠保證所有的產品都經過檢驗,所以我們應該從生產環節入手提升產品質量。我曾經參觀過一個加工廠,他們的經理告訴我說,我們的發展模式就是知道你的生產者是誰。比如,生菜加工廠的經理不僅要知道生菜種植的水質怎么樣,還要知道生菜是誰采摘的,誰負責包裝,誰負責運輸,要知道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我要知道,產品的質量在生產過程的每個環節都得到了保證。如果只是在邊境上防止那些低質量產品進入的話,并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安全,而且也是非常低效的。和中國一樣,我們也希望能夠在生產過程中就能確保產品質量。
主持人:中國現在為美國生產很多原料藥,中美會在這方面簽署一個協議嗎?
邁克爾·萊維特:我們在這方面有了更好的共識,那就是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有監管在華食品藥品企業的責任和權力,但對于出口藥品和醫療器械的安全監管卻沒有權力。那么就存在這樣的問題——如果他們不管的話,誰管出口產品呢?我們想,中國可以做一件事讓那些使用中國產品人更加放心,這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有問題就要解決,我們正處于一個合作的進程,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比如在透明度方面等等。在一個全球的經濟體中,我們需要互相信任,才能夠合作。互信越多,市場就越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