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嫦娥一號”――狀態良好 11月19日起逐步打開科學探測儀器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嫦娥一號”于11月23日傳回的月球圖像數據,經由地面應用系統生成首張圖片,將于11月26日向全世界公布。由于我國的“嫦娥”同日本的“月亮女神”幾乎同時奔月,且幾乎也在同時傳回了月球表面圖像,于是,這場被境內外諸多媒體熱議的所謂“中日兩國的太空競賽”似乎有了可以擺在桌上比拼一番的“真憑實據”,因此,在圖片尚未公布前自然多了幾分熱議和猜測。
繞月探測工程總指揮:數據非常完美
此前,某些媒體稱“嫦娥一號”已向地面傳回照片的說法其實并不嚴謹,有專家糾正說, “嫦娥”傳到地面的是圖像的數據,成像是在地面應用系統中完成的,而不是在衛星上。所以, “嫦娥”所傳圖像數據的優劣成了矚目焦點。
“嫦娥一號衛星傳回的數據非常好。現在,我們得到的數據非常完整”,繞月探測工程總指揮欒恩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目前心情很輕松,他認為目前收到的數據“比工程之初的預期更加理想”,繞月探測工程已經到了“收獲期”。
專家:“嫦娥”所拍照片較“月亮女神”視野更開闊
實際上,我國的“嫦娥”同日本的“月亮女神”所處的月球軌道高度并不相同。“嫦娥”所處的月球軌道高度約為200公里,而“月亮女神”僅約為100公里。理論上來說,“嫦娥”能拍攝的月球表面的清晰度較“月亮女神”應十分有限。
對于“月球女神”來說,它在距月面很低的軌道上飛行固然能更清楚地端詳月球,但也有可能影響遙感器觀測月球的幅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龐之浩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和日本“月亮女神”的立體相機相比,“嫦娥一號所攜帶的相機盡管只有一臺,但節省了空間和重量,而且嫦娥一號視野比較大,面寬,幅度大”,因此視野將更為開闊。
另外,“嫦娥”走的是月球極地軌道,能把月球的每個角落都拍下來,因此,“嫦娥”是否能帶回較“月亮女神”更有價值的月面圖片值得期待。
日媒:感嘆中國科研速度 對本國機構稍有微詞
同中國人關注日本“月亮女神”一樣,日本人也對“嫦娥”十分“傾心”。日本《朝日新聞》等幾大媒體都對11月26日即將公布的這幅圖片表示了十分的“期待”。
日本的“月亮女神”計劃始于1999年,而我國的“嫦娥工程”卻啟動于2004年,雖然啟動時間比日本晚了足足5年,但發射升空并傳回照片卻幾乎和日本“統一步調”,這讓日本媒體在心理上似乎并不平衡。“雖然我國于1970年2月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早了中國兩個月,但37年后的今天,中國已經用自主研制的飛行器成功的實施了載人航天,(而日本卻未能實現)”,日本《產經新聞》不無微詞的評論說,“這一點值得日本思考”,“從‘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可以看出,日本的宇宙科學能力很強”,“但為何至今并沒有著實的進展?”“國家和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到了是該認真分析的時候了”。(來源:環球網 編輯:肖亭)